生,下面丫头婆子再没有敢慢待她的,遂惯出一股子娇性来,有一日竟背着沅筠叫小丫头取了冰镇西瓜来吃,夜里便闹了一回肚子,连着几日蔫搭搭的。沅筠虽心疼她,却也觉得能得了教训也是好事,总比一身邪性好得多,事后便与儿女好生讲了道理,又换了几个伺候女儿的小丫头方罢。福慧年幼,却晓得额娘说的在理,且没有不为自己好的,便一本正经地向沅筠道了歉,再不敢贪凉了。
沅筠见往日小公鸡似的女儿难受了几日,心里也并不好过,思量着寻摸几个食谱做来叫女儿开颜。因着元寿喜欢吃三鲜馅又不喜包子皮,福慧嫌弃胡萝卜味道寡淡,恰好小厨房采买来一筐子南瓜,口味甜糯小巧玲珑的,一个稍大一点的饭碗便能装下一只,正好配了一道菜:三鲜南瓜盅。
小南瓜用刀切盖,挖出种子,便是一个黄澄澄圆滚可爱的汤盅。再精选上好的嫩滑里脊,菜刀哒哒哒一阵残影不断剁成肉馅,不拘于老三样时鲜,只管将胖乎乎的胡萝卜,青翠翠的韭菜,嫩生生的鲜笋等各色时蔬,并朵大饱满的黑木耳、香蕈、玉米切丁,再加上大个儿白嫩嫩的去壳大虾、鲜美多汁的海扇肉,一股脑盛上满满一南瓜盅,再使长嘴儿铜壶将醇浓的高汤往上一浇,放入蒸锅内蒸熟。一掀锅盖,可谓是鲜咸甜香浓醇厚,清而不淡,鲜而不腻,肉香、海货鲜香与蔬果清香交织糅合,好不诱人!
厨房里自然先多做上几盅试味儿,只是曹师傅出手,少有不成的,遂便宜了一干厨上的不提。
只说东小院中众人,除了沅筠早有见识,其余丫头们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瞧见这么一个整个的南瓜顿觉新鲜。元寿与福慧更不用提,元寿虽更稳重些,到底稚儿心性,见这么一个原汁原味的南瓜盅忒般显眼,遂拉着沅筠的手摇了摇,朗声问道:“额娘,这是什么?”
沅筠笑了笑,只问他:“你记不记得额娘常用的汤盅子?”
自打这一对儿宝贝儿出生,头一回当娘的沅筠恨不得把所有好东西都给自己的儿女,月子里空闲便每日画上几笔,画完了便着人去窑里烧了好多套颜色鲜亮、形态各异、样式可爱的杯盘碗碟,想着给儿女用。福慧最喜爱一套花卉水果的,常用花朵形状的小碟子和西瓜样的汤碗盛菜盛汤;元寿一个男孩子便选了个圆形画着老虎头的碟子、莲蓬样的汤碗,连带着一格一格绘着青竹的双层餐盒——福慧只喜欢小猫小兔子样子的,元寿却大多选了绘着工笔花鸟山水的。
元寿想起他额娘最爱浑圆可爱的汤盅,他常见到的就是一个鹅黄色的南瓜盅,一个水绿色香瓜样的,还有一个红林檎【1】样子的,带着绿叶把儿的盖子。桌上那个明显不是日日吃的林檎,更不是香瓜,显然是南瓜了,便惊奇道:“原来,真正的南瓜长这样!”
沅筠笑道:“可不是么!不过这是下面特地采买来的小南瓜,个头比起一般的南瓜来小上不少,口感却更甜糯绵软。”
福慧倚在沅筠怀里,点头认真附和道:“南瓜,可大了!”
沅筠把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低头捏捏福慧的小脸,逗她:“可大了,福慧见过没?”
福慧抬头看了看额娘神色,见她眉目含笑,便老实地摇了摇头,道:“没。”
沅筠便惹她,笑道:“常言道眼见为实,没见过怎知‘可大了’?”
福慧歪头想了想,道:“南瓜西瓜,都是瓜,西瓜就可大了。”
这回众人都叫这歪理逗笑了。不想元寿却没笑,皱着眉头指着桌上的果盘反问他妹妹:“香瓜也是瓜,为何香瓜才手掌大小?”
福慧一愣,竟是叫兄长问住了,一时急的无法,忙眼含祈求地望向沅筠。
沅筠没想到儿子小小年纪竟会举一反三,不由得欢喜。见女儿眼巴巴瞧着她不说话,便笑着打趣道:“南瓜、西瓜、香瓜、茄瓜都是瓜,为何前三者都是圆圆的,茄瓜反而是长条儿的呢?”
元寿一噎,顿时瞪大了眼睛,无言以对。
沅筠虽有心多说一些,想到说深了便少不了扯到什么基因物种之类的,于元寿福慧也没甚么用处,只道:“咱们干说也说不出什么来,等你们二舅舅回来叫他给多带些蔬果来看。”眼看两个小的也饿了,连忙草草结束了这个话题带着孩子们用膳。
元寿与福慧口味随母,对这鲜香味美的三鲜南瓜盅自然爱得紧。二人手小,且拿不稳筷子,便用胖乎乎的小手抓着一把轻便好使的木勺子,挖出一勺子三鲜馅和着金黄的南瓜肉来,小嘴张得大大的,啊呜一口塞进嘴里。
好鲜!
两个孩子一口下去,眼睛猛地一亮,不约而同地加快了手上的速度。不过到底下从小有母亲和教养嬷嬷在身边潜移默化,虽是一阵风卷残云,却毫无失礼之处。
亏得这三鲜南瓜盅不算大,两个孩子胃口又好,只浅浅的吃了大半就各自举箸挟些旁的菜吃了。
今日的主食却是凉面,配上脆生生的红萝卜丝、黄瓜丝、榨菜丁、咸鸭子、麻汁、香醋,再加上京酱肉丝、酱排骨、肉末茄瓜、酱爆鸡丁等各味卤子,浇上温高汤作面汤,既不会太凉,也不会热气腾腾吃得腻味。
※※※※※※※※※※※※※※※※※※※※※※※※※※※※※※
清初饮食品种尚且简单,远远不如后世多种多样。即便是宫廷御菜,也多遵照满人饮食习惯,以满族风味为主,制作手法与菜式丰富程度远远比不上精致可口的汉族菜式。
沅筠还记得有一回她跟着四阿哥和福晋进宫参加宫宴,桌上最丰盛的硬菜竟是一道白水猪肉!猪肉煮熟切片便摆盘上桌,沅筠上辈子从未吃过如此寡淡的猪肉,偶尔瞥见远处一个宗室老王爷竟大快朵颐,心中暗暗吃惊。后来才旁敲侧击得知满人饭菜做法素来豪放,所幸董鄂氏自小娇生惯养,大婚时带了数个江南厨子进门,沅筠和她阿玛兄长才幸免了白水猪肉“荼毒”。
沅筠进了四阿哥府里,自然也像董鄂氏一般带了个用惯的厨子,只是新入门时不好显得太过娇纵。后来沅筠有了一双儿女,算是在后院有了立足之地,又得了曹师傅更是如虎添翼,一心想大饱口福,孩子们也不能大油大荤吃得营养不均。不久遂将自己前世看过的食谱,如《随园食单》《醒园录》《白鹤园食谱》【2】等,以及系统提供的《家常菜500种》《足不出户,吃遍美食》《千金方:滋补药膳》等食谱拿出来,参考了《食珍录》《食经》《饮膳正要》等书,令身边写字最好的大丫头夕颜带着几个小丫头仔细整理成册,收录古今中外几千个食谱,单单目录便做了四个:一个是按照原料分了果、蔬、禽、牲、兽、水族、羽族等七类;一个是按烹饪手法炒、爆、熘、炸、煎等分了二十四种门类;一个是按照冷盘、热菜、糕点、蜜饯、饮料、美酒、调味、药膳等分了十二大类;还有一个按菜系分了九类,即是八大菜系加上个西洋美食。
如此庞大的工程占用了夕颜不少时间。因着沅筠身边朝夕两个大丫头年纪都到了,朝颜早被四爷身边得用的侍卫定下了,夕颜誓要自梳当嬷嬷,自然趁着忙碌的时候将看好的二等丫鬟木樨和荔枝放到朝颜手底下教好了,好以后顶朝颜的缺。
沅筠和丫头们费了大力气,到底编出一本厚厚的书册来,取名叫作《食之有味》,颇觉心满意足。世家大族往往有家传的膳食方子,多传给出嫁女作嫁妆,沅筠掂了掂大字典一般厚重的书册,心道此书也够格做传家之宝了。至此,沅筠便不必费心想法子给儿女做美食,每日随意挑上几个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