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早恋偷吃禁果,大学时期便做了爸爸,两年后才和女友步入婚姻殿堂(还是有担当的男人)。毕业后,爱因斯坦做了伯尔尼专利局的一名技术鉴定员,这非什么了不起的职业,是经人介绍走的后门。
爱因斯坦并没有被柴米油盐的婚后生活所束缚,而是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研读哲学、科学著作。这正是梦骊所向往的生活。
求知若渴的人害怕孤独地求学,他们渴望周围穿梭的都是随时可以交流学问的智者,既可以与他们一决高低,又可以获取新的能量。
可现实总是,对知识兴趣索然的人居多,能够痛快理论的人甚少,大家忙忙碌碌的只有世俗的生活。现今,或许大多数毕业生的生活就此陷入循环里,家、公司两点一线,每天往返。
重复的都是相差无几的事情,英语词汇早已忘却,数学公式早已陌生,化学元素表只能像背古诗一样背出前20个,却默不出一个,不再像读书时那样能看完《悲惨世界》,也不可能静下心来查阅各种文献以解决某个问题。
碎片化的生活,塑造了他们碎片化的接收方式。人生已够繁杂,零星的答案简单、易接受,让他们在跟上时代步伐时不至于太疲惫。与其触摸知识的棱角,不如追寻明星的光环,所谓的全民老公比科学家更为耀眼夺目,明星的一则八卦新闻比一个了不起的科研成果更让舆论轰动。
他们没有什么大追求,只想在快节拍的城市里立足,上司给什么任务,他们就做什么事。然而,人最为成功的成长并不是靠着他人不离左右的鞭策所能完成的,主动地选择人生的方向并为之不懈努力,才是关键。
毕业才五年,爱因斯坦就发表了科学论文,创立了狭义相对论。想必,大学管理层想不到他会有此惊世创举,否则别说给他一个助教职位了,哪怕是他肯开口的其他条件,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应允。当然,也可能正是因为他失去了学校任职的机会,才不会被困于各种考核的桎梏里,应接不暇地备课、上课,写论文积累职称的资本。
华罗庚的童年也没有“神童”的光辉,16岁结婚后就辍学了,帮父亲看店。可他并没有放弃学习的机会,天天勤奋地看书,不断地钻研数学。好不容易得到个机会能进某所学校任会计,家遇不幸,母亲病逝,自己染上腿疾。他依然不弃学习,终在数学领域获得不朽的造诣。
她翻开《自私的基因》,继续半懂不懂地阅读——读此书,是为了更多地了解基因奥秘,和覃修聊起来的时候不至于只听不说。然而很不争气的是,之前断读过一次,这次重读,依然吃不进文字,翻了几页,最后还是把它放回书架。
她开始搜肠刮肚,看看有没有可以写的话题。最好的找灵感办法,或许就是翻看笔记了。笔记本加起来大大小小、厚厚薄薄的有三十来本,半小时后,她终于找到“防晒”这个话题。
对,对对,防晒是人一生的主题,值得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