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七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起战刀,以牙还牙。汉口也是中国的国土,那里的中国人绝大多数也是有民族气节的中国人。斯诺先生,你不会不知道,不久前,蒋委员长不是正式发表了抗战到底的讲话么?”

    “那怎么听说日方提出和平条件呢?”

    “一来这是鳄鱼的眼泪,二来是日本军国主义的得意忘形。他们以为中国已经成了他们的殖民地,中国人民会俯首帖耳跪在他们脚下甘当亡国奴,这是他们的痴心妄想,是白日做梦!”

    “这么说,国共两党会开辟更坚决更全面的抗战局面了?”

    “这是必然的,也是毫无疑义的。因为,这是民心所向。我想,无论是谁,也不敢并且也不会逆历史潮流而动。”

    “我再冒昧地问一句,你在延安见过毛**先生,又在南京见过蒋介石先生,你认为这两个领袖人物哪个伟大?”斯诺陡地把提问推到了极至,一时间室内的空气骤然像撒上了一层干冰,使人感到从心里往外冷。

    这个问题政治性太强了!回答得分寸如何,将事关国共两党合作的大问题,也事关新四军成败与否的大问题呵!

    况且,这个严肃得再也不能严肃的问题又是斯诺突然提出来了。叶挺事先有言,不管斯诺提问什么,他都据实相告。

    叶挺的确没想到斯诺会猝然提出这样一个十分敏感而极端严肃的问题,一时不禁暗自吃惊,又不乏紧张,但他思索有顷,坦然答道:“应该讲,这两个领袖人物都伟大。”他说着郑重地看了斯诺一眼,“斯诺先生,现在是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共同抗日的领袖不就共同伟大么,你说呢?”

    “0K!”斯诺喜心乐怀地赞赏叶挺回答得绝妙之极。机巧而不偏激,统揽时局又分寸得当,近似直白而含义深刻,既不亵渎领袖又没有献媚之感。

    斯诺在以后写到这次采访叶挺的经过,对叶挺的评价是:英俊之气,显露眉宇。聪明才智蓄于胸间,既是一个能征善战的军事家,又是一个具有丰富哲学知识的雄辩家。

    然而,倘若说叶挺在接受大鼻子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采访时表现出他的政治成熟和机敏过人之处,那么,叶挺在舌战蒋介石的“点验”执行官罗卓英时则显示出他的一腔正气了。

    当叶挺以“志不可夺”的顽强精神在广州、**和澳门筹集新四军所急需补充的军费和枪支后,处理完南昌的军务,便兴致勃勃地来到散布在南方八省闽、浙、粤、赣、湘、鄂、豫、皖的红军游击队的集结地——皖南歙县岩寺镇。

    这是一股股铁流的汇聚。

    这是一次历史性的战略转变。

    这些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在贫困的地区和贫困的年代,用落后的武器,凭着一颗“怕死不革命”的胆气,运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经历了长达三年之久与国民党正规军浴血奋战和殊死搏斗,使气势汹汹的国民党正规军硬是奈何不了这些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草寇”组成的游击队。相反,在这你死我活的三年中,国民党正规军或被偷袭,或被骚扰,或整班整排地被歼灭,把国民党正规军折腾得惶惶不可终日,如坐针毡。

    叶挺每到一个红军游击队的营地,都深入到班排看望这些身体消瘦、面色黧黑的指战员,从他们的粗糙的大手和爱憎分明的目光中充满着一种蛮勇,这是一种打不垮、拖不烂的剽悍和顽强。只要对他们经过严格而正规的训练,提高他们的战术技术素质,他们将如虎添翼,不仅是一个英勇无比。

    而今,蒋介石知道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是人多枪少,便来个老谱袭用,故伎重演,要硬性对新四军进行“点验”。这种恶毒的强盗手段,实在令人难以忍受。

    叶挺今天为了在改编的新四军将士面前“震”一“震”国民党“点验”官们的威风,长一长自己的志气,刻意穿上佩有中将军衔的草绿色将军制服,腰间横扎斜吊制式绛紫色牛皮武装带,脚蹬长筒黑色牛皮马靴,手拿他那常人少有的奇特而神秘的手杖,威风凛凛,英姿勃发。

    “瞧,咱们军长,北伐名将,这才叫威风八面。”

    “可不,你瞧他们,一个个胖得像球似的和矮得像武大郎似的,还牛气什么?”

    果然,新四军军长叶挺的威凛仪表,给由红军游击队改编成的新四军指战员平添了无限的自尊和荣耀,长了自己的志气,灭了“点验”官们的威风。

    “点验”刚一结束,罗卓英“叭叭”地砸动着厚嘴唇,闭着眼摇晃着脑袋:“一个个面黄肌瘦,靠这些人能打仗?”

    “尤青兄,不要看这些昔日的红军游击队人瘦,但骨头可是硬的。日本人还没有领教,你尤青兄给他们打了好几年的交道,莫非还没有领教够?”叶挺微笑着拍拍罗卓英的肩膀。

    “那是因为这些游击队根本不讲战术。”

    罗卓英有些恼怒。

    “尤青兄,战场上历来是以胜败论英雄,没有战术的战术才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你说对不对?”叶挺仍面带笑意,使罗卓英想大发雷霆也发不起来。

    “这些部队的武器太差!你看,你看,那都是些什么武器,破烧火棍似的!”罗卓英脖子上的青筋直暴。

    “尤青兄,你不想想,你们十年来是‘剿’来‘剿’去,大耙子搂过小耙子扒,他们是钻山沟,进密林,住茅舍,吃糠咽菜,能买得起洋枪洋炮么?”叶挺用诙谐的言语,回驳罗卓英无端的挑剔。

    “我看这些人只能在日本人刀下白白送命!”罗卓英恶狠狠地说了几句。

    “尤青兄,你不会没有听说吧,前不久依靠小米加步枪的八路军,在平型关一举歼灭日军精锐部队坂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团主力部队三千多人,击毁军车一百多辆,缴获大量武器和军用品,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激发了中华儿女的抗战热情,连旅居海外的华侨都感到无比自豪,纷纷致电致函和写文章表示祝贺。日本天皇恼怒地斥责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茨应将这一天定为日本国耻日。”叶挺在说这番话时,颇有些慷慨陈词,虽然声音并不很大,但反驳罗卓英对共产党部队恶意中伤却是明显的。

    恰在这时,似乎像是有一个“大腕”导演在策划一样,猝然在新四军队伍中爆发出山崩地裂般的轰鸣: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中国军队勇敢前进!看准那敌人,把他消灭!把他消灭!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

    这雄壮的歌声,气吞山河,威震环宇。

    罗卓英被这惊涛袭岸似的歌声吓了一哆嗦,脸色立刻变得煞白。“尤青兄,我们略备薄酒,为诸位‘点验’官洗尘,请。”叶挺见罗卓英竟是这样的胆小鬼,心里虽然鄙夷他,但外表还是显得很客气地请他到军部的小伙房赴宴。

    “请,请。”罗卓英咧咧嘴,脸上挤出一丝干硬的笑纹。

    “笑比哭还难看。”叶挺看一眼无比尴尬的罗卓英,心里来了个酣畅淋漓的欢笑。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