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浮天大江白,发地群山苍。
江山环挹处,一鹫栖宝坊。
偶从红尘中,与客分僧床。
却窥红尘底,纷作磨蚁忙。
无锡灵山祥符寺,宝钗诚心敬意的上香拜佛。李想在殿外和住持闲聊,说起自己的往事,指指不远处的那座凉亭笑称:“这灵山却是我的福地。想当初就是在这里,我带着遭逢大难的英莲遇见了我恩师。从此后,我这个孤零人,才在这里有个家。再然后发生的种种事端,犹如梦里一般。”
住持宣声佛号,笑对李想说道:“一饮一啄都是因果,动心起念间,因果就缠上了。不在此时了,就在去时了。”
“你这个大和尚说话可不实诚,明知我要来查寺产,就用因果二字绊住我是不是。”
住持笑而不答,李想问道:“有些田亩保着比丘僧尼一顿饱饭是允许的。我要查的是假寄在庙产之下的那些,为了一己之私逃了国家税法,怎能容他。大和尚,我给你出个生财的办法,你把无锡乃至金陵庙产如实报给我好不好?”
住持笑得如同弥勒:“渡众生先渡己,愿闻高见。”
“香火钱只是有数的,你们就不想着佛驻万家吗?”说着话,从兜里摸出一个小巧的玻璃佛像来递给他:“瞧瞧这个,不捉金钱只送佛。要多少有多少,经文、菩萨、罗汉都可的。”
“这个...老衲看不明白啊。”
李想嘿嘿一笑,确实难为大和尚了,这开发周边的思维,他怎能一下就明白。
“药师琉璃佛最能拔除世间恶毒,我特意送了一尊给贵寺,大和尚随我来看。”领着住持进了一间被看守严实的偏殿,推开门进去后,只见一尊七彩琉璃药师佛像供在佛案上,竟是魏晋之风。
住持不由心中大喜,连连宣着佛号,仔细观瞧。李想让谷初九关上门,掏出一个火折子说道:“大师,这一步才是关键!”
寻到藏身背后的灯芯,点着了它。再看佛像,生出七彩放出大光明。映得满室生辉,耀人眼目,心生敬畏者不敢多看。
一个简单的光线折射用在这里,就有化腐朽为神奇之功效,简直就是祥瑞升腾。不由得住持心旷神怡,凑到近前一闻:“寻常灯油?不好不好,要用香花灯油才是最妙。”
李想愕然:“您还真是一法通万法通啊!不过,凭借着这些物事,可能养寺否?”
“养的养的。只是造价几何?”
李想低声说道:“就是个工钱,先期我送你万余,打造一个琉璃万佛殿。你且等着有上门来请的,让他估价。一文钱不少,百万贯不多,随缺随补。这时再谈价不晚。做的越多越便宜。”
住持哈哈一笑:“果然是金童送瑞!王爷且去大殿稍等片刻,老衲去去就来。”
就等着这句呢,南朝四百八十寺,只有少说没有多报。因寺观道场不入税,多少士绅假造名册,或威逼或同流,将好好的田亩算进了庙产。
李想来祥符寺,就是要釜底抽薪的。这些不都是庙产了吗,僧尼又不从事生产,留下口粮田后,全都献给国家。你来找就先说清假寄之事。时有律法,田亩必须造册于当地,如有隐瞒不报、假报者充公...
李想又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之辈,讲究个有来有往。对祥符寺感情颇深,又是在东林腹地,故此先从这里开刀。只要无锡查清了,江南田亩事就成了一半,剩下的那一半着落在甄家。
等了一会儿,莺儿兴高采烈的跑过来说道:“恭喜王爷!我家小姐抽了个上签,必得贵子的。”
东林书院时没有带她和雪雁,一个被安排在此看护佛像,另一个去了故人之家,请人来此相聚。
李想看着满脸红云的宝钗跟在后面,打趣道:“我送他们万佛,他们才给你一个贵子。这买卖亏了啊!”
宝钗捂着胸口说道:“快别说了!就是个心诚的事,让你说成这样,我...我还要不要活。”
李想却说:“那就多生几个呗,反正都是当娘的家产,又不是养不起。”
宝钗拉住他袖子撕扯他:“不许乱说了!都是你的轻薄,让她们愈发不尊重我了。先紧着正事吧,我等着去见见甄家太夫人呢!”
住持此时拖着一卷厚厚的地契而来:“王爷所求之物具在此了。”
李想接过来说声谢,忽然有个大胆的想法:“大和尚,丛林当中可有专门研究佛法的学院?”
“这倒是没有,各家有各家的法门,轻易不会示人的。”
“那要是灵山有大佛,重演灵山讲法的事,你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