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小的板簧的冶锻工坊,找那里的工匠制造一种铁的车轮。
这种车轮要求可以卡进木轨的凸槽中,尺寸规格一一写的清楚,而且不需要太好的材料,铸铁或者熟锻铁都可以。
人拉马拉的载重量不会太大,木制的其实也行,这个问题应当不大。
第三件事则是找到了生产坩埚的匠人他们的主要的业务对象是那些锢锅的工匠,工匠们锢锅的时候需要用坩埚来熔炼铁水。除了他们之外倒是还有一些能做坩埚的工匠可能技术更高,不过可能都在冶铅金银锌之类的行当里,一时间很难找到。
这个匠人挣得不多,花钱也就不多,花了些钱请他们用黏土瓷土和石墨做出坩埚。
这个陈健自己做是做不出的,但是这种工匠却完全可以在半年之内就弄出来,陈健对此深信不疑。
第四件事,则是又建起了一些炉子,不过这些炉子不是用来生产,而是用来做试验和积累经验的。
先是一个有高烟囱的熔炼炉,这个是为了等到石墨坩埚制造完成后,用来尝试熔炼一部分坩埚钢。
一旦坩埚钢有了,就会花重金找一位制表匠,聘用他帮忙弄出比较合理的燧发枪枪机。
如今的燧发枪击发装置的路线走的有些问题,所以发火率不是很高加之钢料昂贵,所以量产不太现实。
准确来说现在的燧发枪还是走的摩擦生火的路子,并非撞击生火的路子,所以内部结构比起经过实践检验的那种前世通用的撞击生火的击锤装置还是差了一些。
如今没有通用零件,火绳枪改改燧发枪不现实,外敌也基本没有,陈健觉得除非自己家就是开兵工厂的而且还和上面的军方人物都有勾结,否则不太可能换装。
得先弄出来用坩埚钢做击锤装置的燧发枪,然后想办法弄出管套式刺刀,两者结合想办法战线一种新的战术,哪怕是自己将来出海的时候用也好。
淘汰火绳枪时代的不是燧发枪,而是燧发枪上的刺刀,导致肉搏兵和投射兵合二为一。这一点陈健很清楚,所以也就更为迫切,这是出海之前自己的那批亡命徒船员必须拥有的武器。
还有一个煅烧炉,则是为了尝试土法烧水泥,不需要太好的效果,只需要能够修出结实而又防水的路面就行。
这个问题也不大,将黏土和石灰加上煤粉一起煅烧,碾碎加石膏。
具体如何配料,这就是需要尝试的问题了,慢慢试不怕扔钱,总是可以尝试出来的。
配套的水力碾料坊也在跟进,这种水泥料煅烧出来后是块状的,需要碾碎之后才能使用。
最后一个尝试的铸铁和耐火砖砌的封闭炉子是用来干馏煤的。
干馏煤可以产生煤焦油、焦炉气和粗氨水,煤焦油将来或许有用这个可以留着,煤气陈健暂时不太敢用担心爆炸,毕竟密封性不能太好。
最主要的就是想要得到粗氨水,积累一下干馏煤的技术。
制氨的方法就那么几种,用电石弄出氰化钙,再用氰化钙和氮气弄出氨,这个难度太大有生之年是没希望了。
而合成氨那更是想都别想,加快速度早点把世界连在一起,差不多也得二百年时间,不过等到科技发展到那个地步,世界大战估计已经打起来了:史线完全乱掉,市场太小产能太大,谁也不能幸免。
思来想去也就只剩下这么一种制氨的办法了,也是如今这种条件下唯一可行的方法。
为此陈健又去了和他合作过生产过许多古怪的上釉陶器的地方,预定了一批更为古怪的陶罐子。
最主要是一批用来装氨水的坛子,上面的口很小,也很结实,可以装氨水。
上上世在一些县城的农村这东西十分常见,五小工厂的产物,作为四三方案之前为数不多的氮肥来源,几乎是某段时间粮食增产的保证。
干馏煤之后的气体经过陶管冷凝,去除掉煤焦油,将富含各种杂质的粗氨水装进坛子,用的时候再想办法用加热或是石灰吸水放热的办法提纯。
这个可以用来做银镜,容易爆炸,不过一块镜子的利润足以抵偿一条人命,和玻璃作坊连在一起,又是一个暴利的轻工产品。
有玻璃,有锡有盐酸弄出敏化剂氯化亚锡想想办法总是可以的,有硫酸和硝石共热弄硝酸产量虽低做镜子够了,没有葡萄糖或许麦芽糖也能凑合毕竟也有醛基。
这四件事做的时候,并不影响作坊的正常生产,而且是实验性质,花费也不会太多。(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