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恭亲王福晋得了种奇怪的病,小腹上生了个黄豆大的脓包,脓包破裂后,居然开始不断地向外流着浓水儿。遍访京城的名医,也劳伤了太医院的御医们,这个黄豆大的创口就是不愈合。可巧,当万般无奈的恭亲王府差人抱着试试看的心里,来同仁堂求个什么灵丹妙药的时候,大查柜张祖光忽然想到了自己的媳妇儿杨晓丽。
这个张祖光原籍青岛,祖上也是以药剂为业。道光十一年(一八三一年)开始,当同仁堂的第十代传人乐平泉为了收回当时仍由外姓人经营的祖业,而兴办“广仁堂”药室的时候,仅有十来岁的张祖光就进了“广仁堂”做学徒。风风雨雨二十年,他亲眼见到同仁堂在乐平泉手中开始中兴,他自己也由一个普通的学徒,变成了大查柜。
他成了家,媳妇儿杨晓丽刚巧是随同家人来京城谋生的胶东人。他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想起闲在家里的媳妇儿呢?
原来,如果不是受到家乡大地主的倾轧,拥有几晌祖上留下来的土地的杨晓丽一家本是个殷实的富户。可是,越来越激烈的土地兼并,最终叫以诚实待人的杨家失去了这一切。如果不是遇上了张祖光,京城谋生已经陷于困顿的父母,几乎就要将她卖到富人家做童养媳去了。
杨晓丽毕竟做过几年的大家闺秀,也读了些书,可算是心灵手巧。当年,她的母亲得过类似恭亲王福晋的这种病,她曾亲眼见到那个家乡驰名远近,传说曾经可以用柳条为断了腿的人接骨的姜神医,仅以一根形同半根儿银筷子长短的针,在母亲的病患周围圈圈点点,再敷以膏药,几天的工夫,那被姜神医叫做“瘘”,似乎永远就封合不上的创口就结了疤。也许是因为神奇,也许是心有灵犀,这个场面她一直难以忘记。结婚后,她自然也是在丈夫的面前多次的提及,“我敢打赌,兴许我就用头上的这根银簪子,也可以治好类似的病患。”她不止一次的这样说。
天下之大,无奇不巧,偏偏真的就出了这种事儿。有关姜神医的传说,张祖光也早有耳闻,对媳妇儿的话,他三思后也颇有同感。于是,在征询了掌柜乐平泉之后,他极力撺弄媳妇儿一试,一旦能成,*上了恭亲王这棵大树,对同仁堂的日后发展有益。
杨晓丽身上还真有着山东人的那中倔强,竟不考虑那病人是个福晋,而且还不是一般的福晋,那可是天下第一王的福晋。她去了,果然,利用她头上的银簪子,再辅以张祖光选用的麝香解毒膏,恭亲王福晋的病好了。奇了!就这么的,一来二去,杨晓丽成了恭亲王福晋的座上宾。
现在,一见恭亲王爷回来了,她见过礼后,随即告辞。奕山的夫人一直在为自己的丈夫捏着一把汗,就等着王爷从宫中带信儿回来呢,这些人谈的都是些大事儿,她不愿意在人家面前碍眼。
奕忻很欣赏这个看上去颇有些憨厚的妇人,治好了福晋的病不说,还硬是不要酬谢,“小妇人不是大夫,只是一时的蒙蒙而已,天幸福晋命好,叫小妇人露了这个脸。这都是王爷和福晋的造化。”这个天下,民间真是藏龙卧虎,和太医院的那些名流们比,更多了几番的清雅。
“张夫人,回去告诉你家张大查柜,又是好些日子没在一起喝酒了,忙过这阵子一定要请他。”奕忻呵呵地笑着。
“还说呢,人家张查柜两口子可是总记挂着您呢,这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