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了下来,李铮便准备回返灵州。
军师戏志才则被李铮派往函谷关,辅助庞德,参谋关中军机。同时传讯调遣民事部部长荀衍,暂代关中政务,坐镇长安。
十月初五,李铮领着各部战骑,护卫着上百辆马车,出了长安城,缓缓往西而去。
战骑规模不大,繁衍一直是李铮心头最重要的事。现在战事完结,自然不能留在外面,须得屯驻草场,使其繁衍。
至于上百辆马车,其实里面装的,都是书籍。
这是李铮的老丈人,蔡邕蔡伯喈毕生的收藏。
此番李铮要回灵州,自然要把已经定下关系的蔡琰一家带上。蔡邕呢,则要任职于教育部,做副部长,与荀爽一道,为华夏文明的传承做贡献。
大队的战骑践踏着道路,来往的行人,无不驻足瞩目。
战骑的存在,李铮根本没有丝毫遮掩,很多人都早有耳闻。但眼下亲眼所见,却更是震撼人心。
这就是凉州最精锐的部队,其中随便拉出一个战士,那都是顶好的汉子!
人们指指点点,啧啧称奇。
李铮一身披挂,端坐在青云背上。
青云作为第一头青甲战骑,对于李铮而言,是十分特殊的。所以即便有更强大的摧锋战骑,李铮都没有放弃它,一直以之为座驾。当然,也许等到更强大的二阶甚至三阶主战战骑合成出来之后,它就要被淘汰,但它的地位,仍然特殊。
骑着青云,鞍扣上挂着虎头湛金枪,腰间悬有赤霄宝剑,挨着一辆马车缓缓行进。马车中,坐着董白和蔡琰、蔡瑾两姐妹。
蔡瑾这个活泼的小姑娘,时不时掀开车帘,问这问那,叽叽喳喳,像一只快乐的小鸟一样,对凉州充满了憧憬。
李铮笑呵呵的回答着她稀奇古怪的问题,一边与董白和蔡琰眉目传情,那是乐在其中。
后面的一辆马车里,就是蔡邕。
这老头虽然答应了婚事,并且还愿意到教育部任职,但对于李铮,他仍然是一副不待见的模样。
李铮并不在意,这老头书生意气太重。想必时间会冲淡这一切。
...
李铮离开关中,关中仍然是欣欣向荣。但在这种蓬勃发展的掩盖之下,却有一丝丝暗流,在涌动。
关中乃大汉精华,名门望族数不胜数。
当初不堪李铮逼迫的大部分望族,都迁走了。但仍然还有一些留驻于关中。他们对凉州的政策,很是配合,所以李铮也没拿他们怎么样。
这其中,就有弘农杨氏。
杨氏四世三公,现在的家主是杨彪,杨彪之前还有杨赐,也做过三公。名望隆重,并不输于袁氏。
凉州的政策,对于势力越是庞大的家族,其损害就越大。其他的不说,单单是土地,就是一笔巨大的数字。
杨氏原本拥有的土地,以近十万倾计,那是数百万亩乃至于千万亩!
这样庞大的土地资源,一朝之间就被李铮强制收归官方,对于杨氏的打击,不可为不大。
不过面对李铮这种强势的存在,杨氏也只能咽下这口气。
尤其是杨彪,更是深刻的知道李铮的强横霸道,所以下了很大的功夫约束家族成员。
但即便如此,也仍然怨声不止。
这天,杨彪正在书房写字。
杨彪的字也许不如蔡邕的飞白书,但也别具一格。而且写字,也是他的一大爱好。
这时候一个十七八岁,风姿如玉的少年走了进来。
“父亲!”
杨彪放下毛笔,抬头看着少年,皱褶的脸上绽放出笑容。
这是他小儿子,也是他最为看重,最有才华的儿子——杨修!
“我儿有事?”
杨彪笑道。
杨修道:“难道没事就不能来看看父亲吗?”
“你这小儿!”杨彪指着杨修笑骂道:“是下面的人又闹腾了吧?”
杨修点了点头,面露忧色,道:“父亲,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呀。家族没了良田,便失了根基,以后...”
杨彪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却问道:“你觉得李重霄做的对不对?”
“这无关乎对错,只关乎立场。”杨修道:“李重霄所作所为,是为了江山稳固,但却掘了我名门望族的根基。”
“那为父问你,李重霄的治下,又没有望族存在?”杨彪又问。
杨修闻言,不由眉头一皱,细细一想,道:“还真有——荀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