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战方案很快确定下来,郑家军出动两万五千将士征伐旅顺和双岛,留下一万将士驻守淮安,有关谁指挥这次作战的事宜,在范围之内引发了极大的争论,郑勋睿坚持亲自指挥,毕竟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战斗,而且意味深长,从这次的战斗开始,郑勋睿不仅仅是为了大明王朝而战,也是为了自身的将来作战。+頂點說,..
郑勋睿的深意,郑锦宏和徐望华都是难以理解的,所以他们是极力反对。
郑勋睿出任漕运总督的时间不长,而且对漕运进行了大规模的整顿,如今正是需要平稳过渡的时间,这个时候需要郑勋睿驻守在淮安,稳定各方面的局势,再远赴旅顺和双岛作战,存在很大的危险性,这是一次没有后援的战斗,作战的每一步都是危险重重,要做好精心的部署,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大祸。
如此的情况下,郑锦宏和徐望华自然是反对郑勋睿亲自指挥作战。
郑勋睿有其自身的想法,多方面的原因促使他必须要亲自挂帅。
首先从作战的特殊性方面考虑,这是一次缺乏后援支持的作战,从已经被后金鞑子占领的地方,硬生生的开辟出来一片天地,面临的复杂局面可想而知,这样重要的战斗,他必须亲自指挥,依照他的威望,能够迅速贯彻各项的作战部署,最大限度的保证作战的胜利。
其次是从面临的险恶情况考虑,郑家军一旦占据了旅顺和双岛,肯定会面临后金鞑子的疯狂反扑,这个时候被动防守是行不通的,必须要杀出去,主动面对后金鞑子的反扑。甚至是发动主动的攻击,彻底打灭后金鞑子的嚣张气焰,如此才能够护卫住双岛和旅顺。
再次是从战斗的保密性和突然性方面考虑,应该此次进攻旅顺和双岛,完全出乎了皇太极的预料,甚至朝中的大人都想不到这一。皇太极已经率领大军在朝鲜鏖战,济尔哈朗驻守沈阳,多铎、阿济格和阿巴泰等人驻守盖州,旅顺和双岛不是后金鞑子防御的重区域,所以使用闪电战的方式拿下旅顺和双岛,就显得至关重要。
最后是从后勤供给方面考虑,一旦郑家军拿下了旅顺和双岛,就必须要保证牢牢控制蓬莱城,控制驻扎在蓬莱的水师。这样才能够保证旅顺和双岛的供给,想要真正的控制蓬莱城,控制驻扎在蓬莱城的水师,只有郑勋睿亲自出面。
这一系列的理由,促使郑勋睿必须亲自挂帅。
可凡事有利有弊,郑勋睿亲自挂帅,存在的弊端也是明显,这就是郑锦宏和徐望华等人到的漕运的事宜。
来年的二月到五月。正是青黄不接的季节,漕运的任务尤为繁重。必须保证有两百万石左右的粮食从南方运抵北方,漕运总督府管辖的仓储,储存量只有八十万石,还有一百多万石的粮食,必须在这个时间段征收起来,这个征收的任务不轻。稍有疏忽,就可能激发起来民变。
郑勋睿已经下定决定,这些粮食不会找到百姓征收,而是要求南方的士大夫和商贾提供,他的手里握有大量的证据。这些证据都是可以置南方的某些士大夫和商贾于死地的,郑勋睿要依靠这些证据,采用明里和暗地里两种办法,强迫南方的士大夫和商贾承担任务。
这么重大的事情,同样需要郑勋睿亲自主持操持。
只要在五月之前,能够保证漕运的粮食全部运抵北方,只要老百姓不承担此次漕粮的征收任务,就可以真正的减轻百姓的负担,让南方的百信休养生息,如此下半年的漕粮征收任务,就能够顺利完成了。
所以郑锦宏和徐望华的担心也是有道理的。
权衡利弊之后,郑勋睿更是决定亲自挂帅指挥战斗,在他看来,此次收复旅顺和双岛的战斗,不是长时间的战斗,满打满算所有的时间,也就是在一个月之内,一旦郑家军牢牢占据了旅顺和双岛,他就可以返回淮安,着手进行漕粮的征收事宜了。
后金的皇太极,不可能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旅顺和双岛,毕竟满八旗和蒙古左右营的主力,全部都在朝鲜,沈阳的防御不是那么稳固,若是再次集中主力攻打旅顺和双岛,驻守在辽东的明军稍有风吹草动,哪怕是摆出准备进攻沈阳的态势,皇太极就要担心沈阳的安危,那可是动了皇太极的命根子,他肯定会全力防御的。
回到后院的时候,郑勋睿有些不好开口。
以前他就过,今后尽量避免亲自出去征伐,此次出任漕运总督,举家来到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