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三十,皇宫内外弥漫着喜庆的味道,这过年的气息暂时冲淡了辽东战事所带来的愁云。
年三十夜,崇祯在暖阁内设家宴,将其嫂子太后张嫣和刘太妃邀请过来,一起吃团圆饭。
刘太妃是崇祯的祖父明神宗万历皇帝的妃嫔。万历六年,朝廷为万历皇帝大婚,在民间挑选美女,最终选了三位女子。其中的一位女子王喜姐被立为皇后,刘氏被册封为昭妃,年21岁。刘昭妃是万历皇帝身边最早的妃子之一,但她不受宠,也无子。
万历四十八年,万历皇帝病逝。王恭妃的儿子明光宗即位,然不满一月便在“红丸案”中不明不白死去。明熹宗即位,后宫朝廷上又发生了“移宫案”。事件平息后,当时名义上有资格做皇太后的后妃们都已经去世,只有郑皇贵妃封号最高,但她三十多年来干尽损人不利己之事,为朝廷上下所恶,而刘昭妃性格宽厚,多年来抚*爱诸王,颇受尊重,被封为皇太妃,居慈宁宫,掌管太后印玺。
在宫里熬了40多年的刘昭妃总算熬出了点名堂。然而性格温顺又看惯后宫众多姐妹荣辱起落的刘氏,早已深谙后宫生存之道,并没有被太妃的头衔冲昏头脑,她依然平静度日,不弄权,只在为信王(现在的崇祯皇帝)挑选王妃时坚持过自己的意见。周皇后就是在她的坚持下被选中的。
天启年间,太监魏忠贤与奶妈客氏横行无忌,因刘太妃清静无为,既不与客魏同流和污,也不招惹客魏,所以平安的熬过了熹宗一朝的七年时间。崇祯即位后,她在朝廷和宫中更有威望。
席间,刘太妃说道:“陛下,听说你最近很少去皇后和礼妃处。”
礼妃,也就是历史上的田贵妃。
“回太妃,是的,因为孙儿毕竟刚刚登基,政务繁忙。”崇祯毕恭毕敬地说道,在这位他应该称之为奶奶的长辈面前,他不会摆任何架子。
“勤政是好事,但也要多到后宫走动,广布恩泽才是啊。”刘太妃说道。
“太妃之言,孙儿定当谨记。”崇祯说道。
“我老了,也没几年活头了。国家大事也不是我等妇人所能干涉的,但愿能在有生之年,看见陛下有个子嗣,那我也走得安心了。”刘太妃怅惘地说道。
一旁的张嫣牵住刘太妃的手说道:“太妃这是什么话,您老一定会长命百岁的。”
“就是就是,太妃娘娘一定会长命百岁的。”周皇后和礼妃齐声说道。
“就是啊,太妃娘娘你一定长命百岁。到时候您的重孙、玄孙、来孙、晜孙都能在这里陪您老用膳,共享天伦之乐。”崇祯也迎合道。
“哈哈,那我岂不成了老妖精啦?”
崇祯一听,不乐意了,说道:“这是什么话,您啊,是天上的仙女。”
崇祯的话,哄得老人家乐呵呵的,刘太妃笑着道:“别愣着啊,用膳吧,菜都要凉了!”
众人这才意识到还没有动筷子。
“啊!对了,高公公,把那个拿过来。”崇祯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
不一会儿,高时明端着一个铜制的盘子走了过来,盘子上放着数十枚银币。
“这是……?”众人疑问道。
面对众人的疑问,崇祯解释道:“这个啊,是朕命宝源局制作的银币,准备日后代替银子使用的。这些,就先送给太妃娘娘,皇嫂和皇后还有礼妃你们也有,给你们打赏下面人。”
说罢,崇祯拿起一枚银币,放到嘴边一吹,然后拿到刘太妃耳边,道:“太妃您听。”
“诶?有清脆的声音,这倒是稀罕。”刘太妃惊奇道。
张嫣她们也各自拿起一枚银币,卖力地吹了一下,然后放到耳边听,都觉得甚是惊喜。而崇祯,则完全被无视了,自顾自地吃着菜。
当夜,崇祯在周皇后的侍奉下早早入睡(没有那个),因为次日要进行元日的大朝。
翌日一早,崇祯在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