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泄完了欲望,两人开始说起正经事。
“皇阿玛那里怎么说的?”
胤禛简单把跟康熙说的说了一下,他说完,乐姝不免沉默了一下,然后道:“人这一辈子说长也长,说短也短,我希望老了,身边还有你。”
上辈子胤禛年老的时候,最信重的弟弟早他一步走了,跟皇后疏离且早他一步走了,儿子更算不上多亲近,身边奉承人不断,可确实是孤家寡人。
“会的,肯定会的。”
孔家后续麻烦肯定有,不过已经不重要了。
两人开始投入新的“战场”。
工业,可以萌芽了。
然后京城的老百姓发现他们的日子一天一个变化,能做的事越来越多,大清的工坊越来越多,招工人,刚开始大部分都是男人,后来发现工人需要的太多,男人不够用,女人渐渐开始做起了男人才能做的事。
女人有了赚钱的能力,说话便有了底气,她们看到了大门外面的天地,然后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乐姝便趁机在京城建了第一所女子学院。
两性关系,想做到完全平等基本不可能,不过是东风压倒西风,又或者西风压倒东风。
再公平,也只是相对的。
乐姝也没觉得自己能在有生之年做到这种事。
她不是伟人,只是一个还算有几分聪明,从未来走进历史的奇迹,她只是在做这个时代中所能及的事,并且她还知道过犹不及。
顺势而为很重要。
历史长河里,不是没有女子学院出现过,可都不长久,为什么呢?
乐姝觉得是势不够。
生产力太低,男女体力总体上有差别,生理构造让男女分工不同,而生产力太低,让男子总体上比女子更加适合生存。
女性意识的觉醒,若是自上而下硬推,可能只是一时的,可这种意识若是自下而上,那就会形成一种势,这种势是不可挡的。
大势所趋,顺者昌逆者亡,便是这个道理。
这所女子学院,便是这样建成了,哪怕有不少人嚷嚷着有辱斯文,可还是成了。
学院的建立,是为了汇聚这种势,让她们更快的形成有力量的“武器”,然后去冲破枷锁。
女性地位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便能成的,这是一个长久的“事业”,需要几代人去努力。
雍正十年,大清的民风与康熙年间已经有了天差地别的改变,康熙坐上了格物院新做出来的机械轮椅。
肯定不能跟现代轮椅相比,不过已经能够让康熙摆脱时时需要人推着的境地了。
大部分时间,还是身边的人推着他,可康熙不喜欢被人掌控的感觉,这轮椅,格外得康熙喜欢。
于是康熙头一次主动对胤禛说:“让常氏过来,朕想见一见你的皇后。”
事实上,胤禛废后又立后,康熙心里是不赞同的。
历史上皇帝废后的其实不少,前朝的胡皇后,无错被废,结果出了个孙后这么个“人物”,孙后生的儿子,若不是于谦力挽狂澜,大明恐怕就变成南明了,成了大宋第二。
康熙生怕胤禛成了朱瞻基。
康熙并不喜欢让人看到他如今年老体弱的模样,宴会更是不怎么参加,乐姝他见过,只是对她,康熙更多是无视。
他不会跟胤禛这个做的不错的皇帝唱反调,尤其是他已经确定没了政治生命的时候,他更不会做糊涂事,当然了,胤禛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也让他无法做糊涂事。
他只是无声的反抗。
乐姝知道康熙的意思吗?
她自然是知道的,康熙表现的多明显啊!只是她不在乎。
只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