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谁将这事告诉了班主任老师,而那位班任老师又是一个运动的积极分子,对这件事十分重视,在班里利用整整一节课的时间讨论这件事,事后还责成时任班长的辛平做这个同学的帮教工作,因而辛平有幸看到了那些被叫做****的东西。她利用一夜的时间反复看了许多遍。那是一些歌词,大部分是抒情歌曲,那优美的歌词让她感动、让她兴奋。
当诗睿带头唱起校园歌曲时,辛平发现心中的烦闷会很快随着歌声散去,像是一剂良方,对身居异地它乡的人们来说,歌声会带走他们的离愁别绪,会淡化现实生活的苦闷。
辛平更喜欢读小说或是练字,常常会有那样的时候,午间、晚上在小食堂吃完饭后的空闲,周日的一个上午、或是一个下午,她一个人静坐在办公室的书桌前,读一本她喜欢的书,心中充满的是恬静,情绪随着书里的故事变化着,在山区那样困苦的生活中独守一份宁静,或是沉静在书法的快乐中。她小的时候虽然课堂里的知识学习的很少,但她读的书却不少。因为没有书可读,她读书很杂,只要有书她就读。
她的这个爱好是受父母影响的,她的爸爸是个工人,但他是一个有文化的工人,他重视知识,就是在文革期间他也是鼓励孩子们好好读书的。有时,书本供应紧张,他会利用铁路员工的便利条件,求人到上海给孩子们购买书本,辛平还记得爸爸从上海买回的方格本十分精致,以至于她不到万不得已,都不舍得用。
辛平还清楚的记得,周日的午后爸爸教她用水在小黑板上练习毛笔字的情景,他说,这样练习写字,会很有力度,入木三分。还说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人的字才会练好。所以,读书写字,成了辛平终身的爱好。
从那次同穆青、石宇爬山回来,诗睿和辛平就开始运动。首选项目就是乒乓球。学校有一间供教师锻炼的活动室,里面除了棋牌类,就是一副乒乓球案子。开始她们根本不会,但是这里的同事很热情。数学组的孟老师、王老师的球技十分高,他们都是她们的教练加陪练。但最让她们难忘的是体育组的王老师,对这两个笨学生一点也不嫌弃,手把着手地教,一天坚持一个小时的时间,很快,她们就可以让别的老师陪练了,进步很快,江鸣、许志伟都是乒乓球的爱好者,特别是许志伟,球打得相当好,在他大山更深处的老家,他取得过少年乒乓球赛的名次。所以,每天午饭或晚饭后,他们都要进行一会儿的乒乓球运动。
后来,每个周末又都会有一次的跳舞。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遍祖国的各个角落,跳舞在那时是一个全民性的活动,单位都要派专人出去学习跳舞,什么三步、四步、十六步,不管什么年龄的人,都在学习。体育组的王老师就成了这帮年轻人的舞蹈教练,因此他们更喜欢称他为王教练。
王教练是一个老“哈尔滨”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他在山区干了一辈子,他的兄弟姐妹一直生活在室内省城,他也有很多机会调回去,但是他很执著,坚持不走,这一点他自己从来不说,辛平、诗睿她们很是奇怪。
一个学期结束时,这所坐落在山沟里的学校,让这些年轻人给搅和得有了从未有的生机,韩校长对此也很高兴,他对这些年轻人统称为“青年宫”。不论是在平时说笑,还是开会的正式场合,他总会说“对这个问题,你们青年宫有什么意见呀?”这让这些年轻人感到很亲切。
石宇说得不错,生活就是一种态度,只要你积极地去面对生活,生活就会变得美好起来。有那些同伴相处的日子,辛平、诗睿的心情也好了许多,只是她们还住在那个与老鼠共舞的托儿所,让她们难以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