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喊大叫的为张芷曦打call起来。
就连那些记者,也是夸张的在那用相机咔咔咔的拍个不停,心中想着,就算是不能放在明天的头版头条,那也可以拿回去打印出来,放在家里好好欣赏。
底下的那些,没有影响张芷曦,舞台上的她,告诉着自己,今天这场表演必须完美,因为她不想留下遗憾。
“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
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张芷曦没有写前面的那句“一个国家是老是少?让我们先来说一说老与少”,直接是进入了主题。
她写着的时候,底下的好多人也是从大屏幕上看着,虽然很多人都不写毛笔字,但是看着这样一位美丽的汉服姑娘,写出这么一手漂亮的字,还是很赏心悦目的。
只是,他们中很多人很疑惑,这似乎并不是他们平常用的白话文,而是有点像文言文的感觉。
只不过这个意思还是很简单,大家基本都能理解。
可正是因为理解,反倒是让他们不理解了,因为这个意思,在这样的一个场合,似乎有些尴尬。
老年人保守、总是回忆过去而不思进取等等,那感觉完全就是在指着老年人的鼻子在骂。
关键是,因为这次百年校庆很是浓重,作为主晚会场地,这里很多都是上了年纪的老教授,老校友。
很多脾气不好的,已经喘起了粗气,要不是估计场合,估计都上场骂娘了。
不过就算是如此,他们还是将不善的目光投向了邱庸这个校长的位置。
他们很清楚,这如果没有邱庸这个校长的首肯,这篇文章绝对是不可能在这样的场合写出来的。
邱庸倒是没有一点点的察觉一半,人就是面带着微笑看着舞台上挥墨的张芷曦。
然后轻声的问着边上的恩师王孝文:“老师,您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没见全文,暂不能评价。”王孝文虽然也同为老人,并且是一位古稀之年的老人,但是却没有像那些人一样的无故生气。
反倒是好奇的问着邱庸:“这是哪里的文章,以前似乎没有见过,难道是我们学校中文系的哪位老师,还是教授为了这次的校庆新写的?”
“我就知道老师您会这么问。”邱庸笑了笑,却没有回答,而是像个小孩子一样的对着自己的恩师说道:“老师您可以猜一猜,看看您能不能猜中。”
“猜?”王孝文没想到自己这个弟子这么有闲心,不过他倒还真是想要猜一猜。
只是看到邱庸嘴角那若有若无的笑容的时候,一个想法很是突兀的在他的脑海中冒了出来,并且无限的滋生蔓延开来。
最终,他忍不住开口问道:“你不会告诉我,这篇文章是舞台上那个小姑娘写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