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有所成绩之后,你作为一个好皇帝的想法再次出现了,为了维护江山稳定,您却选择立现在的嫡长子为太子,这样是维护江山稳定传承的做法。您第一次在好皇帝和好父亲之间摇摆,结果酿成了秦王对于皇储之位有了想法。”
“可是接下来,您却还是在继续摇摆。你选择当了一个好皇帝,选择平衡他们的势力。这样让秦王积累了势力,有了资本去夺嫡。可是后阿里您却再次在好皇帝和好父亲之间摇摆。一方面您几年之前曾经提议过,希望让秦王去洛阳为王,最后平分这个天下。您这个以好父亲想法来代替了一个好皇帝的想法,这样其实不但不是在化解矛盾,反而是在加剧矛盾。”
“第三,当年的杨文干事件。其实这个杨文干事件我相信皇上不会不明白这里的问题所在,可是您却选择了各打五十大板,这样最后反而是让双方的冲突更是加剧到了白热化。”
“其实这个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不过是皇上您在一个好父亲和好皇帝之间的摇摆,不停的摇摆这样反而让双方的矛盾彻底给激化了。”
李渊突然一阵痛苦的伏在了桌子上,他感觉张寒说得对。张寒这个分析真的是说到了他的心坎里,一方面李渊希望当一个好皇帝,当一个开国皇帝。可是另一方,他却同样希望当一个好父亲,希望能够当一个优秀的父亲,甚至希望自己的孩子之间能够和谐,不要争斗更不要互相杀戮。
所以李渊的思维,明显是在一个“好皇帝”和“好父亲”之间摇摆。有些时候是一个帝王思想,可是有些时候却又是一个父亲的思维。这样复杂的矛盾体居然集合在了李渊身上,正是因为李渊这样矛盾的思维,让他在几个历史关键事件上却显得摇摆矛盾,不够果断了。李渊对于几个皇子的权力可是非常的信任,甚至很多权力都有的,有些时候皇子的命令都可以和诏书是一样的命令水准。
皇子权力大是李渊对于子女的宠爱,可是另一方他身为皇帝,也是有着帝王的思维。这样希望能维护权力平衡,维护江山稳定传承。这样的矛盾,让李渊在几个历史关键事件当中却显得摇摆了。从刚开始的起兵,到后来李世民扫平了王世充和窦建德,李渊都曾经允诺过李世民当太子。可是最后却依然毁约了,因为刚开始李渊是用感情来笼络李世民,可是后来却为了江山传承却选择当一个好皇帝。
这样好父亲和好皇帝之间的摇摆,让李世民有了不该有的想法。接着几次,从杨文干事件,到后来的一些事情,都凸显了李渊在一个好皇帝和好父亲之间的摇摆,这样当断不断,反而让他们双方的矛盾彻底激化。
“皇上,其实有今天这个结果,也许是您并没有能完成真正的思维改变。也许您还是把自己当做了当年的那个‘唐国公’,并非是一个皇帝。您没有能及时的用一个皇帝的想法来考虑问题,或者说您虽然是一个皇帝了,可是却没有能真正的彻底以皇帝的思维来考虑问题,你没有能够完成这个磨合期。”
“皇上,您没有及时的完成这个磨合,这样才是让您有今天这个结果的原因。”
李渊知道张寒的意思了,李渊感觉张寒说的很对,其实这一切都是他自己酿成的。从一开始他也就不要乱用感情,不要以为你一时冲动也就允诺了李世民当太子,结果后来又再次反悔。他这样的思维,其实是从一个好父亲和好皇帝之间到处摇摆,这样必然会造成了身份上的错位。
李渊知道也许张寒说得不错,他还是把自己的身份当成了过去的那个“唐国公”,虽然也许他统治了国家,可是没有彻底能从一个政权的掌控人和一个天下的所有者之间转变。
所以李渊在这个好父亲和好皇帝之间摇摆,往往刚开始为了笼络自己孩子,随口就答应了用太子的位置作为诱惑。可是后来却正好相反,他居然再次选择了当一个好皇帝,选择了毁约。这样能当然让李世民非常愤怒,任何人都会愤怒的。李渊这次可真正的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李渊随口允诺了李世民当太子,这样后来毁约了,不但让李世民恼火了。甚至李建成也都很不爽,因为李渊这么随口允诺,你让李建成如何安心呢?李建成同样不放心,因为自己老爹几次把自己的太子位置允诺给了别人,甚至这么随口允诺,哪怕后来并没有真正的改变储君,可是却成功的激发起了李建成的不安和危机感。这样李建成当然要拼命了,自然要拼老命的去保护自己的太子位置。最有效的办法,也就是把李世民给整倒,这样最好了。
“皇上,臣说一句,现在给您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当断则断,您不能继续在这个好皇帝和好父亲之间摇摆了,必须要做出决断了。皇上,容我说一句大不敬的话,您已经六十多了,哪怕您不服老,可是天下人都以为您老了。这时候您应该也要考虑一下将来,不然将来恐怕会后果更严重。”张寒说。
“下去吧!”李渊说。
张寒抱拳说:“臣告退!”
李渊在原地,眼睛里面却留下了泪水。不过他能做什么?他现在什么都做不了,因为目前局势已经不由他掌控了。其实这一切,不是他自己酿成的吗?
“张寒说得对,有些事情不能继续拖延了。我毕竟老了啊,我毕竟老了,不服老不行!我不能够在这个好皇帝和好父亲之间摇摆了。当断不断,必受其乱。看来,我要快点决断了。”李渊握拳说。
很快,李渊做出了决定,因为张寒的话让他明白了自己过去的错误,他必须要弥补这个错误,不然打听那个的江山将会失去稳定,将会彻底陷入麻烦当中了。
所以李渊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了,必须要为自己的继承人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