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战争到了现在,已经打了一年半了,付出了五六百万的人员伤亡,消耗了大量的物资,将国内经济拖得半身不遂,就得到了一个恢复战前的结果?
同样的问题对德奥来说也是如此,现在是他们压着俄国人打,要是没有一点儿收获,他们拿什么安抚国内呢?
这与贪婪无关,任谁付出了数百万人的伤亡,消耗了大量物资,没有任何收获就结束了战争,也是无法向国民交代的。
……
索非亚王宫中,斐迪南正在认真的看着报表,而后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世界大战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总参谋长慎重的说:“陛下,我们的部队已经接管了俄国人留下的防线,情况比我们想象中的要糟糕的多,德奥联军可能会在一个星期后发起进攻,我们的兵力恐怕有些不足!”
斐迪南微微的点了点头,然后说:“嗯!不过同盟国的国力也不是无限的,他们刚刚打败了俄国人,想必各种物资也消耗的七七八八了吧!
还有西线英法联军的规模也在了滚雪球般的扩大,德国人也不可能坐视不理,短期内他们就算能够发起进攻,强度也不可能有之前对付俄国人那么大了!
对了俄国人留下来的伤员,还有从前线退下来的溃兵,我们直接收编进部队好了。
同时将小亚细亚半岛上的印度师都抽调回国,这部分兵力的空缺就让叙利亚地区的殖民地部队顶上吧!”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在近代战争中同样适用,不过他指的已经不仅仅是指军心士气了,也包含了后勤物资补给。
俄国人在防线失守的情况下,能够坚持战斗到现在,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同盟国的战线越拉越长,后勤物资供应跟不上了!
这也斐迪南敢是硬抗德奥联军的原因之一,毕竟刚刚结束了一场大战,短期内德奥联军的战斗力也是无法回复到巅峰的。
并且俄国人在之前发起的冬季攻势中已经占领了特兰西尼亚高原,现在保加利亚接管的防线还是有险可守的。要是直接摆明车马和德奥野战,估计斐迪南就没有这么轻松了。
调兵遣将,毫无疑问就是为了增加炮灰了。用罗马尼亚人和希腊人组成的部队打奥斯曼人还是很不错的,毕竟双方已经是仇深似海了,不怕他们不卖力。
当然要对付德意志联军,他们就不行了,倒戈的几率实在是太大了,反而是战斗力更加低下的阿三忠诚度更加可靠。
随着小亚细亚半岛战争走向尾声,五十个印度师现在都已经伤亡过半了,没有发生哗变连斐迪南都感觉到了诧异。
不过需要炮灰的时候,斐迪南还是第一时间想到了他们。打了大半年的仗,这些剩下的炮灰们战斗力也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已经可堪一用了!
总参谋长想了想说:“陛下,现在我们在罗马尼亚的军队总共才四十多万,就算是收编一些俄国溃兵也最多只能增加几万人,而印度师虽然有三十多万,但是他们的战斗力还是有些勉强!
我们以八十万大军,面对德奥联军主力,恐怕还是有些力有不及!”
斐迪南想了想说:“嗯,光靠这些部队,依靠有利地形,能够挡住德奥联军主力两三个月都算不错的了!
这样吧,将我们现在国内的俄国劳工全部武装起来,大概还可以组建六十个步兵师。
然后再从小亚细亚半岛抽调十五个步兵师回来,同时在罗马尼亚征调青壮组建三十五个罗马尼亚师,给波波夫将军送过去。
这样一来,半年之内我们就能够在罗马尼亚集中两百多万军队,如果德奥联军要是死咬着我们不放,就和他们决战好了!”
这场战争,是越大规模越大,斐迪南前后都已经动员了三百多万大军了,还是觉得兵力不够用,要是再加上印度师的话,从开战到现在保加利亚也先后投入四百多万大军了。
但从兵力上来说,保加利亚的军队已经和法国人相差无几了。这场战争要是继续持续下去,炮灰消耗完了,就要伤到保加利亚的根基了。
至于和德奥联军决战,斐迪南也就是说说而已,只要他不傻都不会让部队放弃有利地形,跑到平原上去和德国人pk!
毛熊不就是一个反面例子么?傻乎乎的跑到了平原上去德奥联军决战,然后就悲剧了。等西线打了起来,德国主力东移之后那还差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