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问鼎记_第六十三章 观心阁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相去甚远。少说也得二品大员才能享用如此地段如此奢华如此宽阔的宅院。

    连若涵到底是何许人也?夏祥心中更加好奇。莫非她真是来自四大世家其中之一?“夏郎君还满意否?”连若涵嫣然一笑,三分俏意七分得意,就如女子向心爱的男子炫耀自己的非凡成果,有一种邀功的意味,“若不满意,还有两处宅院可供夏郎君挑选。”

    “满意,多谢连小娘子盛情厚意,不知在下何以为报?”夏祥顺势接下连若涵的邀功。

    “不对,不对,既然连小娘子和先生都定亲了,先生应该称连小娘子为娘子,连小娘子要叫先生官人……”萧五嘿嘿傻笑,“官人和娘子,都是同床共枕的夫妇,还谈什么报答?”

    沈包憋得脸红脖子粗,就是不敢笑出来。萧五憨憨的样子,似乎缺心眼,但有时冷不防插上一句,却总有画龙点睛之妙。

    幔陀却是丝毫没有笑意,她抱剑站在几人身后,目不斜视,一脸漠然。曹殊隽则愤然不平,有心指责夏祥朝三暮四见异思迁,但想起夏祥一肩挑两门的特殊身份,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谁让姐姐和连小娘子都主动承认和夏祥定亲,又不是夏祥先说和她们定亲,能怪夏祥吗?不能。

    连若涵的脸微微一红,若是别人,她必然不快,只是对方是萧五,一个心窍没有全通的少年,她若和他一般见识,岂不是有失体统?只好嗔怪地白了夏祥一眼:“夏郎君,莫要让萧五乱说,此事不宜传扬。”

    夏祥脸色一收,肃然正容:“萧五,以后不得在连小娘子面前无礼,不管我有没有和连小娘子成亲,你都要对她执弟子之礼。”

    萧五和夏祥心意相通,听出了夏祥的言外之意,当即后退一步,弯腰一礼:“是,先生,萧五遵命。”又朝连若涵叉手一礼,“萧五以后听从师娘吩咐,不敢再在师娘面前放肆半句。”

    “师娘?”连若涵一时没反应过来,但随即一想便明白了几分。萧五在夏祥面前一直执的是弟子

    之礼而不是下人之礼,是以称呼夏祥为先生称呼她为师娘。

    连若涵对王公权贵子弟的求婚、对登徒子的调戏、对好色士子的孟浪,都应对自如,却对萧五的懵懂和痴呆束手无策,她再是落落大方,毕竟也是女子,何况事情本来由她引起,不由得又悔又恼,恨恨地一跺脚,转身便走:“夏郎君,有事只管吩咐管家连升,我先告退了。”

    夏祥想要送连若涵,却晚了一步,连若涵不等他说话,竟快步如飞,转眼间走远了。

    沈包和曹殊隽对视一眼,一起哈哈大笑。

    夏祥几人住在了观心阁。观心阁一应俱全,除了管家、管事齐备之外,所有杂役、厨娘、看家护院下人也应有尽有,俨然就是一座只缺男主人的府邸。夏祥自是无比满意,沈包和曹殊隽也是欢喜得紧,曹殊隽大有乐不思蜀之意,非说以后就常住观心阁不回曹府了。

    夏祥本不想住在正房,正房是主人所住之处,管家连升非说连小娘子吩咐过了,务请夏郎君入住正房,否则他要被罚。夏祥无奈,只好恭敬不如从命。

    正房的左右厢房,左边是幔陀,右边是萧五。曹殊隽和沈包各自住了客房。虽也有单独院子另有正房可选,但曹殊隽和沈包却偏要和夏祥同一个院落,是以住在客房。

    是夜,明月当空,十分圆满,正是秋高气爽赏月的好季节。夏祥几人坐在院中的葡萄架下,举杯邀明月,一时欢声笑语,洒落观心阁。

    再说连若涵离开观心阁后,回到了自己在京城的宅院莲轩。莲轩无论大小还是布置,都不比观心阁逊色半分,只是宅院上下虽挂满灯笼,灯火通明,人来人往,却总是少了一丝人间的烟火气息。

    连若涵一人坐在书房之中发呆,心思渺茫,忽起忽落。忽听有人禀告,肖葭来访。

    连若涵的书房,素净雅致。金丝楠木的书桌之上,左侧有一方易砚,右侧是一方端砚。南端北易,易砚和端砚齐名。易砚产自河北路易州,上京南下两百余里的易水河畔,出产一种色彩柔和的紫灰色水成岩,有紫、绿、白、褐色,天然点缀有碧色、黄色斑纹,石质细腻,柔坚适中,色泽鲜明,为砚颇佳。雕出的砚台精美古朴,保潮耐固,易于发墨,宜书宜画,书写流利。

    端砚和易砚之上,各有一方笔架。笔架由小叶紫檀木所制,精雕细刻,上面各挂有毛笔数只。左侧的笔架上是宣笔,此笔因产自宣州而得名。右侧的笔架之上是散卓笔,为宣州诸葛氏创制,因此又称“诸葛笔”。两种毛笔的下端都刻有名字:大夏著名制笔大师三戒和月关。三戒和月关多年以前已经不再亲自动手制笔,由弟子代劳。二人因名气太大,朝堂之中凡有名望之人,都以持有二人其中之一的一只毛笔为荣。一只毛笔高达百两以上银子不说,还千金难求。连若涵的两只笔架之上,少说也有十只之多。

    若是让人见了,必然会无比羡慕。

    文房四宝,笔砚之外,纸和墨不用说,自然也都是上品。

    连若涵铺开一张凝霜纸,拿起一只宣笔,用徽墨在易砚中研磨。凝霜纸洁白细腻、质若凝霜。徽墨一经研开,满室生香。所谓天下墨业在绩溪,徽墨素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美誉,且徽墨因制作工艺复杂,添加冰片、麝香、金箔、珍珠粉等,防腐防蛀,故在牌匾上题诗写字,因麝香的穿透作用,将墨带进木中,才有入木三分之感。

    徽墨素有一两徽墨一两金之称。

    无论是凝霜纸、端砚易砚,还是宣笔、散卓笔,以及徽墨,都是好景常在名下产业之一。连若涵微一凝神,手腕轻舒,在凝霜纸上写就一首《诗经》之诗: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窗外不知何时下雨了,风雨交加,声声入耳,正和连若涵的题字应景。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