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卷 亢龙有悔 第一百九十章 前所未有 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其实我们注意到,很多蓝筹指标股根本没有小非,持仓大的只有基金,判断有境外力量砸盘根本说不过去,如果判断没错的话,应该是自己人杀自己人,意图上看最可能的是恐慌绝望的表现,并非为了打压建仓,按现在的市况,蓝筹指标股上建仓并不困难如果把我们国内主流机构想的高明一些的话,那就是逼政策,逼政策纠错,是否能得逞现在还是个未知数,但面对这样的市况,我们的管理层不应该做点什么吗?

    现在中国股市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股灾,市场本身的规律和功能已经遭到严重破坏,想扭转这个局面已经不是那么容易了,必须所有市场参与者共同努力才行,政策面应及时纠正股改政策,启动紧急救市方案,才有可能化险为夷,否则,只有看着市场自由落体,等着大小非都不想抛了才能找到真正的大底,这个底是残酷的因为它意味着中国股市再度推到重来”

    赵百川担忧的说:“中国股市泡沫是肯定有的,可是这次的下降有点出了我们的想象,我真担心会成为日本的1991”

    林洛冷笑一声道:“肯定不会的,我想赵主席和那些政策的制定者肯定心中有数,日本当年的问题在哪里?1989年5月,日本政府在调控中紧缩其货币政策以抑制诸如房地产等资产价格的上涨然而,高的利率使股市螺旋向下1990年底,东京股市下跌了38%,300万亿日元(折合207万亿美元)股票市值瞬间消失,房地产价格从投机巅峰陡降下来,从而使日本经济陷入了“泡沫经济”破灭后的萧条之中日本泡沫经济形成于2世纪80年代中后期,1987-1989年是泡沫经济的极盛时期随着1985年《广场协议》的签订,日元开始急剧升值1988年日元窗体顶

    汇率升至1美元兑120日元与1971年固定汇率制下的日元相比,升值了2倍结果导致日本出口商品价格上涨,从而削弱了日本在全球贸易市场的竞争力80年代地泡沫经济直接为90年代中期日本银行赤字风暴与金融危机埋下了历史隐患在日本股市泡沫与房地产泡沫形成过程中,银行始终是充满激情,并推波助澜,且从中大为受益然而双泡沫破灭的同时,日本银行业也遭受了灭顶之灾的报复与打击不动产贷款成为呆帐;企业效益徒降,银行不良资产剧增

    随着股市泡沫的破灭,证券业出现空前萧条2003年4月28日,日本股市是跌至近20年来的最低点7607点2006年底,当大多数欧美及兴股市再次刷历史高时,日经股市才终于缓过气来”

    “林洛,那你认为中国股市的泡沫现在有多大?”赵百川问道

    “中国股市地泡沫有多大?对于这个问题,站在不同的角度可能会有完全不同地回答现在人们总是拿市盈率来衡量中国股市泡沫的大小,这是不科学的市盈率是一个动态的和滞后的指标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标准,也没有一个全世界统一的市盈率水平市盈率与股价,也不是一种正相关的关系现在很多学者以日本泡沫的形成、发展和破灭过程,来预测a股走向但以日本金融崩溃时股市的估值水平等等来衡量中国现在地形势并不科学由于我们不同于日本,资本项目并未放开,在泡沫破灭时外资很难轻易地退出中国的股市和楼市况且目前中国股市、楼市的外资占比其实处在一个相当低的水平上而内资要离开中国,目前途径也只有港股自由行而其也并未脱离央行的控制而日本当时已是自由进出的体系我国的海外投资才刚刚起步,海外人民币数量也有限,和日本当时海外投资数额巨大、拥有大量海外资产不可比日本必须指出,美国股市与中国股市,无论是在发展环境还是内在潜力上都有着重大区别”林洛道“日本和中国一个最重要地不同之处中国的直接融资比例远不及日本20世纪70年代,日哦本主要企业从银行贷款比例占全部融资比例地23%证券及公司债所占比例为9%,到了1985年,从银行占比下降到20%,证券和公司债市场占比上升为287%,企业直接融资比例快增高,在中国企业直接融资比例远远落后于当年日本企业的情况下,怎么能说中国股市与日本处于同样的泡沫破灭的极度同险之中呢另外,日本银行曾对股市高持股比例、股市泡沫破灭前曾达到45%,而中国至今不允许银行对企业进行投资,不能持有上市股票

    股票市场最忌讳的是负债投资由于银行可以动用地资产全部来自负债,甚至过负债,股市一旦出现过度波动,最先无法承受风险地无疑就是银行只要中国继续严格限制银行对外投资,即使出现其他类似于日本股市的情况,日本股市泡沫不会在中国重演”

    “现在很多人都在说中国股市正在走向边缘化,中国股市是否正在走向边缘化?这是目前人们格外关注并纷争不休地焦点议题其中论据之一就是中国经济成长与股市表现之间所出现的割裂与背离诚然,股市乃为经济的晴雨表,这是长久以来普遍存在于投资界中一个朴素认知和流行的说法但在现实生活中,股市的扬涨跌落果真能够忠实、准确地反映经济的荣辱兴衰么?这不仅是三年来全球股市崩陷之后留给投资者的一大困惑与迷思,而且对于当前中国股市是否边缘化的讨论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赵百川道

    林洛道:“中国股市滞后而失真的晴雨表,是股市集中的反应,中国股市自1980年底创生以来,已经凛然经历了十二个寒暑春秋既有轰轰烈烈也有浑浑噩噩,既有风风火火也有莽莽苍苍那么中国股市行进的步伐是否辉映出了其经济高成长的神奇魅力了呢?答案并非一个简单地“是”字“否”字所能涵盖过去九年内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与股市指数变化的运行轨迹其中的股市指数采用了美国道琼斯公司所编制的中国股市指数(dowjonsx)作为中国股市中历史最为悠久的统一市场指数,自1993年底以来就稳定覆盖了上海和深圳a股市值总额的80%,因而具有恒定地股市覆盖率和代表性图一向我们揭示了中国股市的几个显著特点和规律

    首先,中国经济始终处于高和稳定地成长之中而股市却呈现出几乎是有规则的波浪形运动,尽管其振幅远不如香港股市强烈,频率也大不如香港股市显著其次,股市的周期性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昭示了盛极必衰、否极泰来的规律性变化,也印证了股市的总体上升趋势最后股市的上涨幅度从未达到过经济的增长水平,尽管2000年时一度十分接近换言之中国股市的滞后确实没有真实反映出国民经济的傲人成就,至少过去九年中如此”

    赵百川问道:“那你怎么看待美国股市?”

    林洛道:“美国股市正在向另一个方向走去,从晴雨表演变为独行侠,那么“经股背离”地现象是否仅为中国特有呢?我们可以用同样的目光来审视一下已经具有两百多年股市文化的美国市场过去三年的美国股市明显与经济走势渐行渐远虽然经济在2001年中出现了“临界性”或“边缘性”衰退,但三年之中仍然展示了77%的温和增长率相形之下,美国股市在同期内却一败涂地投资者非但没有领略到经济增长带来的快慰,反倒是深陷股市泥潭而无力自拔,可谓是“风调雨不顺”、“国泰民不安”长年来迷恋股市的投资者们也不得不挥泪而别纵观1990年以来地美国市场,股市大起大落大涨大跌;股民大喜大悲,大彻大悟用华尔街的时髦语言来形容,就是跟随“非理性繁荣”而来地“非理性崩溃”投资者在证券投资的启蒙运动中,俨然经历了一次精神的炼狱和灵魂的洗礼过去八年的轰轰烈烈、风风雨雨仿佛只是在梦境中潇洒地走了一回因此,“经股背离”地现象在美国也同样可以得到印证虽然六十多年来股市确实一度扮演过经济晴雨表地角色,但多的时候却是独来独往、我行我素”

    林洛停顿一下道:“亚太地区地股市是虚虚实实的晴雨表如果有人认为美国股市过于遥远和庞大,缺乏适当的可比性那么探览一下我们身边的一些发达市场或许启迪大图三显示了日本自1995年以来的经济变化与股市走势,其中有几点值得一书曾几何时日本股市展示了它那磅礴的气势与致命的诱惑,七年中暴涨了三倍以上然而就在人们鼎沸的讴歌声中,股市却轰然倒下到今年三月初,股市已经从1989年底的峰值暴跌了80%,重返1981年时的水平十多年来万千投资者们剩存的只有破碎的心和遗失的梦股市留给他们的仿佛只有“忍将历史带泪看”的凄楚和悲壮多少人会从图三中认可股市是经济晴雨表的推论呢?与早年的美国情况相似七十年代香港的经济与股市也算得上是携手并进随着八十年代经济增长的出神入化,股票市场也泛起了阵阵红晕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