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零三章 终于出发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出国留学,尤其能到全球排名前十的知名大学就读,在彼时的中国无疑是值得光宗耀祖的大事。

    因此,在爷爷周东宝的张罗下,周家人难得全部聚在一起,特意为周逸赴美举办了一场欢送家宴。

    远在粤东省的二姑周淑英一家四口特意乘火车赶了过来,以及在沪江家化集团工作的小姑一家三口都如期而至,再加上周建国一家的话,三代人大大小小十几口将位于军区大院的周家旧房挤得是满满当当。

    去年周东宝就响应号召主动到市顾问委员会任职,实际上是退居二线准备退休了。

    戎马一生,能健健康康回归家庭陪伴家人,对他来说已是大赚。

    至于周建国,也在年初时正式从小三线调回沪江市,继续出任八零一一厂的厂长职务。

    对安皖省来说,集成电路生产过于超前,缺乏配套企业,不会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因此交接时将八零一一厂列入注销行列。

    如此一来,周建国不用像其他工厂领导一样坚守到最后留在皖南交接,可以直接跟随大部队返回沪江。

    跟日方合资的电视机厂安置了150名职工,剩余600多人连同周建国一起得想办法以联营名义自寻出路。当然,有门道的职工也可以自寻出路,只要对方单位愿意接收,这边一律放人。

    不过好消息是经市里协调,合资电视机厂答应将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零部件生产分派过来,市政府还在郊区提供了联营建厂土地可供挑选。顺利的话,工厂养活自己应该不成问题。

    另外,对这些自愿奔赴小三线奉献了青年的职工来说,最大的安慰就是市里准备在郊区兴建上百万平方米的安置房了。一家一套,按人口数量分配一室户或两室户,预计在3年后交付。

    要知道福利分房,可是许多人工作一辈子最为期待的事情,尤其在寸土寸金的沪江市,蜗居可是普通市民的常态。

    在此期间,就需要广大职工各显神通,要么投亲靠友,要么在外租房,自己解决居住难题。

    周建国一家当然是返回军区大院居住,待安置房下来再搬出去,妻子俞美诗被安排在附近一家小学继续当老师。

    不容易啊!

    周家人过去几十年基本都是聚少离多,现在终于得以在沪江市团圆。

    一家人其乐融融,分享当年的美好回忆,只不过在最后发生了一点小插曲。

    “什么?你打算辞职!还想移民去小鬼子家里,我坚决不同意。”

    心里高兴,多喝了几杯白酒下肚,满脸通红的周东宝突然拍了桌子发火道。

    “爸,时代变了。以前讲究无私奉献,现在要实现个人价值。我的赴日进修申请已经下来,下个月就出发。

    这次我们全家过来,就是尊重你,当面向你说一声。”

    二姑周淑英不声不响弄了一个大新闻,原来她也要辞职出国的打算惹恼了爷爷,周逸在一旁不敢发声。

    国家放开了自费留学和出国探亲审核,导致国内出现了汹涌澎湃的出国热。

    “你对得起国家和组织那么多年对你的培养吗?进修可以,但移民的事情像话吗?”

    周东宝看上去被气得不轻,本以为可以享受安生退休生活一家人团聚,没想到二女儿突然要说出国移民。

    “十余年在单位任劳任怨加班工作,我认为自己对得起。

    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国内大锅饭我吃腻了,一个月连轴转几十台手术,收入不到一百块。而在日本,以我的资历和技术,工资不少于1万人民币。

    谁不想有更好的生活?谁不想在公平的环境中工作?再说我想为小清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有什么错?”

    年少离家,个性独立的周淑英这次来,就已经做好了跟父亲顶撞的心理准备。

    “中国不好吗?为何你们一个个都想出国移民?”

    在沪江市官员的子女当中,也兴起了出国热,周东宝平时有所耳闻,但想不到今天出在了自己家门。

    听到女儿提起此举是为外孙好,他不由口气稍微软了一些。

    “爸,对你们来说,可能中国跟过去变化挺大挺好。但睁开眼睛看看世界的话,就会发现中国跟国外在任何层面都存在明显的差距。

    买一件新衣服要凭票排队,一个月都吃不上几顿肉,更别提每个月到手紧巴巴的工资了。

    人有追求幸福生活的自由,不应该屈从集体意志的绑架。

    再说我是成年人,会为自己的人生选择负责。”

    既然锣对锣唱对台戏,周淑英坚持自己的主见。

    “你这是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腐朽思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