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国家原子弹和氢弹的成功引爆,林思明的工作基本完成,林觉远也跟随父亲,从戈壁滩的大沙漠回到了北京,离开这个大半个童年生活过的地方。
回到北京的林觉远已经16岁,在高中插班学习了一年,参加高考居然考上了清华大学物理系,开始了正规的科班学习。来到大学的他,终于脱离了以前贫乏的书籍支持,又再次回到身边都是各种书籍的日子,和小时候相比,这次他基本都能够看懂了。他提问的对象也不再仅仅是自己的父亲,有学校的教师,有经常来家里做客的,父亲的朋友。
中美建交的时候林觉远刚好22岁,父亲联系了以前的老朋友,给他出国深造的机会,林觉远来到父亲以前任教过的大学,见识了国际上最新的研究设备和成果,在国外深造的日子,除了拼命读书,剩下的时候,都安排去先进的实验室学习,在原子物理小有成就后,他开始转向天体物理的研究。可能是从小摸着陨石带来的运气,加上自己的努力,林觉远在天体物理方面的直觉和天赋,很快让他成为一颗新星,在他的主导下,组建了国际小行星研究协会。
林觉远的研究转向天体物理的同时,他收集及浏览的历史观测数据也多了起来,印象深刻的戈壁陨石,让他催生了实地考察的念头,在相关科研基金的支持下,他开启了全球科考之旅。
首先,他将目标锁定在人类最早对宇宙的观测上,希望从这些早期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中获取灵感,第一站,他去了埃及的金字塔,选择金字塔,除了至今为止关于金字塔的各种未解之谜之外,他更多的认为,金字塔是古埃及人的天文台,到了实地,他站在胡夫金字塔的旁边时,才慢慢感受它的传奇。这个高度146.59米的庞然大物,高度乘以十亿,结果正好是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林觉远在胡夫金字塔下,待了一个星期,一直在思考着。接着,他来到了英国的巨石阵,已经倾毁的巨石阵,可以发出超声波是他没有想到的,而且比金字塔建成的时间还要久远,巨石阵的缺失部分让他着迷,得到批准后的他在巨石阵观看夜空,让自己置身在几千年前古人的智慧结晶中。最后,他到了中美洲的太阳金字塔,文明的消失让太阳金字塔发现的最晚,也不太有名,相关的研究也没有前面的多,林觉远依然觉得,它承接了古人观测宇宙的作用。
一轮全球古天文台之旅,虽然没有突破的答案,但是更强烈了林觉远研究的方向,观测和数据收集。他开始联系各天文台,进行数据互通,开始更新全球天文数据库。随着数据提供方的深度介入,林觉远意识到,天体物理涉及和其他领域交互的数据太多,除了基础物理,数学,化学,天文学等人们可以联想到的关联学科,连考古,生物等看似不相关的学科,也为天体物理提供了众多数据支持。
林觉远在这段时间,还去各国参观陨石研究,毕竟陨石是地球收到的,唯一可见的天外之物,从最大的非洲纳米比亚陨石,到月球和火星陨石,林觉远对这些陨石的发现地及构造、重量都全面记录。
赞助林觉远的科研基金,给了他一个艰巨的任务,寻找地外文明。而林觉远从已收集的各项宇宙观测数据及陨石的成分来看,没有发现任何地外文明的迹象。
这天,他在把玩当年在戈壁滩发现的铁陨石时,望着自己切出的一个角的断面,美丽的魏德曼花纹,再次引起了他的注意,既然这个天外之物和地球上的其他物质别无他样,为什么人类几千年的冶炼技术,至今也无法锻造铁陨石一样花纹的铁。
“时至今日,人类所有对于浩瀚宇宙的认知,就好像海滩上的沙子对于大海的认知一样。我们要全面的了解宇宙,需要像鲸鱼一样遨游大海,在大海中生活繁衍,接受大海的风平浪静,也接受它的惊涛骇浪。在大海深邃未知的领域勇敢探索,与一路上发现的其他物种,共享大海的富庶,同时不惧任何来自未知的威胁。一旦进入,我们就已经是其中的一员,大海不会因为你的退缩而温柔,大海中的其他物种,也不会因为你的退缩而对你温柔。地球的生命在偌大的宇宙中演化了几十亿年,终于出现了人类这个物种,经过若干代的进化,已经可以离开地球,进入宇宙这个大海洋,地球是幸运的,人类是幸运的。人类之于宇宙,更像是一个被上天选中的幸运儿,而人类之所以成为幸运儿,正是我们这个物种的佼佼者在引领着大家前行。”林觉远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自己关于人类的宇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