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谷裹着被子,蜷成一团,躺在控制室里。那样子,像极了一个受伤的孩子。
第二天早上的7点59分,平时起床闹钟响起时间的前一分钟,他掀开被子爬了起来。
“怎么了,潘谷?”女娲吃了一惊。
潘谷的眼睛里布满血丝,脸上却带着一种疯狂般的亢奋。
“一晚没睡,在想问题。”他双手用力,干抹了一把脸:“你还记得你提出降落计划的时候,我问你的三个问题吗?”
“当然记得,第一,怎么保证平稳降落。第二,怎么到达阳面。第三,我们能在这里生活多久?”
“回到第二个问题:我们只能降落在阴面,阴面气温极低,又没有光源。适合建立营地的是阳面靠近昼夜线的区域,从降落点到扎营点,至少有1500公里以上,我们怎么把自己、设备和物资搬运过去?
那么,你的原计划是什么?”
女娲的声音有些低落:“是我的失误,我没有想到重力异常的问题。我的计划是先补充水、气体和核燃料,然后重建粮食生产。
我们的降落点是黄昏星阴面中心点正北4000公里,离北面的昼夜分界线还有2500公里左右。储备好物资和粮食以后,我们有充足的时间来计划如何越过这段距离。
我没有想到降落时会超速,损坏了大部分的补光灯。我的降落点太保守了,之前我担心太靠北的话,如果冰层厚度不足60米,降落时尾喷口会撞到冰层底部的岩层。可这里的实际厚度超过3000米,按这么算,降落点就是再往北1000公里,也没有问题。”
“不,你说得不对。这不是什么失误,你的方案是所有选择当中的最佳方案。这是个未知的世界,本来就没法预知一切。”潘谷继续揉着脸,“我现在有了一些想法,不过能不能实现,还得先试试。”
“什么想法?”
...
舱外。
潘谷用激光器在地面上融出一个几十厘米深的小洞,插入一根1米高的L型金属杆,挂上一个吊锤。
等吊锤的晃动静止下来,挂着吊锤的那根线,就是一根绝对垂直于地面的垂线。
“好了,开激光测距仪!”他通过头盔里的对讲器和女娲联系。
激光测距仪打开了,一道极细的激光,垂直于吊锤形成的垂线向前射出。潘谷顺着激光的方向,往前走去。
如果地面是完全平直的,那么这道激光应该和地面平行。但地面当然不是平直的,行星地表都是弯曲的。
这就是最简单原始、却也最可靠的地表曲率测定方式。
走出一百米左右,潘谷停了下来,挡住激光的去路,让激光照在他的明光铠上。
在克洛诺斯号舱外,激光射出的高度,只在他的小腿位置。而现在,激光的照射点已经到了他的颈部。
“女娲,看到了吗?报告计算结果!”
“看到了,计算结果已经得出,扣除地面的自然曲率,我们所在位置的坡度为1:54,也就是每前进54米,地面高度下降1米。”
“我算算...假设阴面正中点是冰海的最高点,而从冰海到昼夜线的冰盖高度是均匀下降的话...冰海最高点的冰盖厚度是100公里。我去!”潘谷不禁感慨。
“这个厚度不一定都是冰盖。如果下面有什么高密度的物质,那重力异常的情况就说得通了。”
“是啊,我怎么没想到这点?以后有机会取个样看看。不过,现在先继续测算吧。”
“嗯,我们落地的时候,等离子焰气化了下方所有的气体雪,这一层的厚度有4米左右。然后重力区落在液态水中,冻结前,整个圆环因为重力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