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实在不容易。
还有一条留言写的比较长:许多年前,借钱给了很要好的朋友。当时她有难处,一个电话来,我二话没说,直接汇钱给她,还特意嘱咐她,不要着急,不够再说。想如今,几年时间,我们的关系已经逐渐陌生到连一条互动的信息都没有了。难得逢年过节发个表情,她半天回复一句:我尽快还你钱。那一瞬间,感觉喉咙被掐住了一样难受。现在,我索性连表情都不想发了。
我沉默了一会,给这条留言写了个评论:假如当初知道帮朋友救了急会失去这个朋友,你还会帮她吗?
等了许久,留言的人,没有再给我回复。我理解。不在当时的环境里,谁都没资格说“如果”。他定是不愿意违背当时的心说“不帮”,也不愿意违背现在的心说一个“帮”字。所以才不再回复吧!
还有一条给我比较深触动的留言是:懂得拒绝,才是一个成年人正确的选择。
简单的一句话,却仿若一道闪电,直击我的内心。是的,虽然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我毕竟选择了拒绝,而不是如往常那样硬撑。
不懂拒绝,常常还意味着更多的付出与消耗。
在任意一段关系里,过多的付出,只会形成他人过度的依赖与习惯性的消费。不可否认的是,“好人”即使再怎么努力与付出,也无法做到桩桩件件都能成全为“好事”。于是,在无形之中,这便成了一种消耗。
我把自己的纠结和挣扎,写了200多字,发给了秋。
十分钟后,秋回我:
“不懂拒绝的‘老好人’,总想不负所托。于是,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但最后却未必能达到对方预期效果。”
“是的。”我默默认同,在键盘上敲下:“这句话说得好似每一个为了面子死撑的自己。”
“其实,大可不必。”过了一会,秋发来一段文字:
“通常,习惯索取的那个人,往往还是一位挑剔的人,与‘数落’也有一些偏好。所以,往往‘不懂拒绝’的人,又是极容易被伤害的那个人。除开抛去浪费的时间与精力不说,如果心理不够强大,三观早晚要被其扭曲、摧毁。”
想来确实如此。我梳理了自身经历的许多过往,又打电话与几位亲近的好友交流后,方知所谓的“烂人烂事”,在每个人的生活与交际中,并不少见。
在文章末尾,我想写下个人的建议:
在任意一段关系里,如果,你不是唯一的选择,既不是首选,也不是最后的选择——那么,拒绝,也只是你的一个选择,完全不必心怀内疚。
在拒绝之前,可能,你的内心会有挣扎,会感受到矛盾和痛苦,但那毕竟是短暂的。此后,则不必背负随之而来的责任与压力,或许,你能体会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感。
不懂拒绝的人,往往都是良善之人。请别把你的善意,放错了地方。善良的你,值得拥有更轻松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