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备。
隐帝继位不久,河中节度使李守贞、永兴节度使赵思绾、凤翔节度使王景崇相继拥兵造反。郭威奉命出征,很快就讨平了叛乱,李守贞**而死,赵思绾、王景崇相继归降,使风雨飘摇的后汉政权转危为安。之后,郭威又移师北伐,大败契丹。郭威以功进封邺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兼枢密使、检校太师兼侍中,河北诸州郡皆听郭威节制。自此,郭威成为后汉最重要的大臣。
隐帝与其宠臣对郭威等有功大将十分疑忌,于是在乾祐三年(950年),与亲信密谋诏令诛杀郭威等人,不料密使走漏风声。郭威获知此事后,马上以“清君侧”之名拥兵讨伐。七里坡(位于汴京北郊)之战,汉军战败,隐帝被杀,郭威率大军蜂拥而入京城,纵军大肆抢掠。入京后,郭威同意立刘知远之侄刘赟为帝,让太后临朝听政,政事则由自己决断。这时,忽闻报契丹南下,郭威于是率军北上抵御,途径澶州,士兵兵变,郭威黄袍加身(十年后的赵匡胤陈桥兵变,代周立宋,如出一辙,看来这也是因果报应啊!)。7天后,郭威再次进京,逼太后任他为“监国”。公元951年正月丁卯日,郭威正式登基称帝,改元“广顺”,改国号为“大周”,史称“后周”。
励精图治?开通爱民好皇帝
当上了皇帝之后,郭威竭力安定政治局势,在通使各国,接受朝贡的同时,马上着手治理国家,进行改革来增强国力。
郭威自小经历了很多苦难,对民间疾苦有亲身体会,所以首先减轻了百姓的负担。郭威为此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罢除不合理的牛租,二是撤消营田务。“让百姓得利,就像国家得利一样,朕要这些钱干什么?”为此,在他即位后没多久便下诏,命令各地官吏不得以任何借口来加收百姓赋税,原来普遍存在的正税以外的杂税一律废除。
郭威在位期间,对改革历朝弊政颇有成绩。免除后汉所设额外苛敛以及中唐以来地方官进奉的“羡余物色”;下诏废止了后晋、后汉一些极残忍的刑法;民众与蕃人“一听私便交易”,诸州所差散从亲事官等,一齐遣散;对历朝极为严酷的盐、酒、皮革的禁令稍予放宽;废除京城内无名额的僧尼寺院等。对恢复农业生产,郭威也采取了有效措施:授无主田土给数十万归中原的幽州饥民,放免其差税;以田分给现佃户充永业,使编户增加3万多;无主荒地听任农民耕垦为永业,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郭威除了改革利民之外,自己也非常注意节俭,尽量减轻人民的负担。他生活异常俭朴,衣食住行都很节俭。他对大臣们说:“朕出身微寒,尝尽人间疾苦,也经历了国与家的灾难,现在当了皇帝,怎么能养尊处优拖累天下百姓呢!”他不仅不让进奉宝物入宫,还让人将宫中的珠宝玉器、金银装饰的豪华床凳、金银做的饮食用具一共几十件,当众打碎在殿廷之上。在他临死之时还不忘节俭,郭威郑重地留下了遗言,“要薄葬,不要强征民工,也不要宫人长年守陵”,只需每年的寒食节不忙时适当派人到陵上祭奠一下就行了;如果没有人去,遥祭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