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九回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忆先祖殷氏正仁讲述家族往事】●═══════════●

    “我的五世祖父名叫殷盛荣,是李鸿章的得意门生,曾做过江苏知府,李鸿章死后也曾置理北洋大臣。五世祖父有三房妻室,这三房妻室共生养了八位子女,其中只有正房庞氏即我的五世祖母生下了一个儿子,他就是我的高祖父殷照熙。

    高祖父天生聪明伶俐,加上又是五世祖父唯一的一个儿子,故而五世祖父对他寄予厚望。不但要求他认真读书,还要求他刻苦研习书法。五世祖父认为书法一道既能锻炼人的品性,又与将来的福泽有很大的关系。为了能让高祖父更深入地研习书法,五世祖父不遗余力地搜集古往今来大书法家的碑帖和真迹。高祖父每日除学习诗书外还要临摹大量大书法家的碑帖,所以16岁上就写得一手好字。

    除了自己亲自督导之外,五世祖父还特别为我高祖父聘请了一位老师来教授高祖父,以期精进高祖父的学识。这位老师是咸丰进士,曾入翰林院任编修,是真正的饱学之士。他曾教导我的高祖父说——人若只是依赖祖荫,不思勤苦,不能自强自立,做些有益国家民族的事,又与禽兽何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你是熟的,‘先天下之忧而忧’读起来容易。‘居庙堂,处江湖’不是随便说说就能做到的,要有根基,不然也配?这段话后来成为了我们殷家代代相传的祖训。不但我熟悉,我们殷家的孩子个个都能倒背如流。

    在父亲和恩师的言传身教之下,我的高祖父自幼便有很强烈的家国意识,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很爱国。然而尽管我的高祖父年轻博学、德才兼备,仕途却并不顺畅,几次赴考连连不第,第六次应试后才终于得中顺天乡试第十八名举人。

    得中举人后,高祖父原本可以继续在仕途上求更大的发展。然而不幸的是1895年中国甲午战败,被迫签下丧权辱国的是《马关条约》。目睹当时国事日非,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国家民族危在旦夕,高祖父不禁感叹说:‘如今国势衰微,纲纪败坏,宦海茫茫,世事难料,纵然得中了进士又当如何?不过是为自己搏一官半职而已。如此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我实在是没有兴趣。目下中国缺少的不是进士,缺的是干实事的人。’

    于是我的高祖父毅然作出了弃举业从实业的决定,在五世祖父的鼎力支持和帮助下,从1899年开始涉足实业。到了1919年,也就是五四运动爆发的那一年,中国的政局陷入一片混沌,令人眼花缭乱,各派的政治力量和军事力量在争权夺势中打了个你死我活。然而对于已跳出三界外的我的高祖父来说,这一年却是一个福星高照、财运亨通的好年头。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奋斗,高祖父亲手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实业帝国。以申浦为基地,形成了一个受世人瞩目享誉海内外的“殷氏企业集团”,包括水泥、陶瓷、纺织、煤矿开采、玻璃制造等大型企业,拥有自己的银行和货币发行,掌握着公路、铁路和运河的运输主动权。企业内部有自己的电力系统和给水系统,囊括十几个公司的“殷氏企业集团”资本总额高达四千多万元,这在当时是个令人咋舌的数字。

    可是尽管我的高祖父有以天下为己任的雄心壮志,并试图以实业挽救国家危亡,但是由于身处那个时代的局限性,他无力承担救国救民的重任,也不可能改变袁世凯所推行的□□卖国统治。虽然高祖父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他所热衷的“实业”却未能给他“居庙堂”“处江湖”所需要的根基,这大概就是梦想和现实的差距吧!

    我的高祖父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才会把他最看重的一个儿子也就是我的曾祖父殷若怀送到英国去留学。我的曾祖父是高祖父的第三个儿子,也是最像他的一个儿子。我的曾祖父跟高祖父一样有着远大的家国抱负,不同的是曾祖父有过留洋的经历,因而看待事物的视界要更广博。在曾祖父看来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想要直线救国是根本行不通的,于是他决定走一条跟我的高祖父完全不一样的爱国之路,那就是让更多的中国人到西方去,去了解西方国家之所以强大的原因!去学习他们先进的东西,而后带回国为自己的国家所用!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的曾祖父在征得高祖父的同意后,再次远度欧洲回到了英国。不过跟他去英国留学时不同,为了能够给中国的留学生提供长期稳定的支援及各种实际的帮助,这一次他是带着妻子儿女一起去的,他决定和家眷一起在英国定居下来。

    曾祖父临行前高祖父对他说中国的政局太乱,说不定哪一天他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实业帝国就会被强权掠夺或是被战火毁于一旦,对实业救国已然心灰意冷的高祖父让曾祖父带走了集团的绝大部分资产,并嘱咐曾祖父一定要严格管教子女,决不能让他们成为败家子,另外带走的资产一定要用于对国家有益的事情,千万不能用于个人的挥霍。

    曾祖父一直牢记着高祖父的教诲,到了英国后坚持严格教子,勤俭持家。为了保持家族雄厚的经济实力以便更好地为中国留学生提供支援,曾祖父特别雇佣了专门的理财顾问团,对我们家族的资产进行全世界范围内的专业化的投资和管理,这使得我们家族的资产得以不断增值。即便是二战那样大规模的战争也没能让我们家族的资产缩水,这全都得益于理财顾问团在资产管理上的责任心和专业精神,我们的家族迄今为止仍旧沿用这样的方式来管理我们的家族资产。

    说完了曾祖父,该说说我的祖父了。我的祖父名叫殷同爵,他跟着曾祖父到英国的那年还只有十四岁,而他的妹妹,也就是我的姑祖母殷同钰年仅十二岁。或者因为年纪小,到了英国以后他们很快便适应了那边的生活。我的祖父长大成人后很顺利地娶妻生子,祖父娶的是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华裔留学生,名叫史静湘,也就是我的祖母。据说祖母的父亲是马来西亚的一位富商,母亲是一位画家,我的祖母大概是遗传了她母亲的天赋,也画得一手好画。

    不过在婚姻大事上我的姑祖母就没有我祖父这么顺利了,我的姑祖母年轻的时候深深爱上了一个在剑桥大学留学的中国留学生,这位留学生是因为得到我们家族的资助才得以来到剑桥留学的。他是个非常爱国的人,从剑桥毕业后便毅然回国了。他跟我姑祖母的缘分也就这样结束了,一来我的姑祖母没有勇气离开家人跟他回到正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去,二来他也不肯带我姑祖母回去,他说他随时准备好了为自己的国家粉身碎骨,而我的姑祖母一直过着富足安逸的生活,他根本不可能给我姑祖母这样的生活,所以他决心一个人回国。我的姑祖母非常爱他,自从那位留学生回国后,我的姑祖母便没再跟任何人恋爱过,也始终没有嫁人,迄今为止我的姑祖母一直是跟我们一起生活。

    现在再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