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馈道,河西咽喉,因此必须尽快拿下来。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元)四月,洪武帝命令大将军徐达会诸将于凤翔,商量攻占兰州、庄浪,收复河西的事宜。诸将都认为以张思道之才比不上李思齐,收复庆阳比收复临洮容易。建议先攻取庆阳,然后从陇西进军临洮。徐达耐心听完大家的意见,站起身笑着说:“你们的意见不对啊。张思道守卫的庆阳城池险要,士兵强悍,一举攻占不容易。临洮之地,西通青藏,北临黄河、湟水。李思齐占领它,有充足人口补充兵员,有丰富的物产以供军需。如果现在我们立即进攻,李思齐不是逃向青海,就是束手就缚。临洮既克,其他地方就容易了。”诸将听他这么一分析,都点头称是。
兵贵神速,徐达当即命令冯宗异攻取临洮,都督副使顾时、参政戴德攻取兰州。
此时元军残余势力已四分五裂,人心不稳。
李思齐看到冯宗异带领大军气势如虎,一路杀来,前思后想,只有投降一条路了。于是在冯宗异兵临城下的时候,无奈投降了明军——后朱元璋派李思齐招降王保保,王保保礼遇有嘉,并派骑兵送归。后快抵塞内时,骑兵说“主帅有命,请您留下一物送别。”李思齐回答道:“我没有带礼物。”骑士对李思齐说:“愿得公一臂。”李思齐知道不能免,遂割断自己的一只手臂并交给骑士。回来后不久便因伤势过重而死——这是后话。
四月十四日,都督副使顾时、参政戴德等来到兰州城下,元平章政事张志敬率州人侯文贤等投降明朝。顾时与朱元璋是同乡,儿时的玩伴,称得上是总角之交,并且是朱元璋濠洲起事的旧部。至正二十三年(1353)年跟随朱元璋离开濠洲南攻定远,是朱元璋出身入死的战友,奠定大明王朝基业的二十四人中的一员,大明王朝的开国功臣,因此朱元璋对其礼遇有加。兰州号称“大河之滨的黄河之都”,自秦汉便称“金城”,素以“屏障中原、联络西域、襟带万里”闻名于世,是丝绸之路重镇。
听说都督副使顾时、参政戴德率部“和平解放”兰州,脱欢再也坐不住了,必须做出选择了!他犹豫再三,反复斟酌,决心归降明廷!
于是他带领长子阿实都以及手下百十号人,前往兰州,向顾时投降。
脱欢见到顾时,心头一震,眼前这位才三十多岁,身材魁梧,眉宇间透露着一股豪气的将领,就是在战场上的纵横吟啸,倜傥好奇略,能以寡击众,沉鸷不伐,南征明夏、北伐北元,立下大功的大都督同知,赐封济宁侯的顾时!
顾时见脱欢来降,大喜,一面向徐达报捷,一边向脱欢询问了兰州周边及连城地区的有关情况,安抚脱欢回家安顿好家小,前来兰州复命。
明军士气正旺,气势如虎。占据临洮、兰州后,明军分兵进攻各地,陆续攻取会宁、静宁、平凉等地。接下来立即发动了庆阳会战。顾时、戴德随即派张温留守兰州,率大队人马随徐达参加庆阳会战。
此时,元庆阳守将是张思道、张良臣兄弟。他们都是久经沙场的悍将。尤其张良臣骁勇善战,素有“小平章”之称。其兵精悍,养子七人皆善战,军中有传言:“不怕金牌张,惟怕七条枪。”可见,张良臣所部战斗力不一般。
徐达先礼后兵,派遣指挥张焕率骑兵前往庆阳侦察巡视。谁知,张良臣很狡猾,竟然利用诈降,抓获了张焕,然后坚决固守庆阳。徐达大怒,派兵分道攻取会州、萧关等地,扫清外围,调各路悍将围攻庆阳。元朝柱石王保保也使出绝招,抓了张思道,逼迫他弟弟张良臣同明军死战。
双方都抱着歼灭对方主力的想法。张良臣依仗庆阳险要地势气焰嚣张。明军名将汇集庆阳外围,俞通源将精骑略其西,顾时攻其北,傅友德守其东,陈德占其南。
北元政权也调集各路大军,参加对庆阳的争夺。八月,元将贺宗哲率兵攻凤翔,增援庆阳;北方的孔兴、脱列伯也受命围攻大同,以牵制明军。王保保部将韩扎儿攻陷原州、泾州。围绕庆阳的会战掀动了半个中国。
明军驻扎在原州的指挥陈寿战死。情况危急,徐达和冯胜、傅友德商议,决定固守要冲驿马关。结果,当夜传来消息,泾州失守,守将丁千户退守灵台。为确保驿马关不失,冯胜率军逼近元军,向韩扎儿部主动发起攻击。谁知,韩扎儿看到冯胜飞速驰援来到,不敢恋战弃城逃跑了。
洪武二年(1369年)七月七日(8月9日),常遇春自开平率师南归,行至柳河川(今河北龙关县西),得暴病卒于军中,年仅四十岁。李文忠接替常遇春一职。在率军前来会攻庆阳途中,李文忠听到元军围攻大同的消息后,当机立断,率兵出击,解大同之围,大败围攻元军,彻底断了元军南顾之意。
击败元军援军后,庆阳已经成为孤城。孤城不守,张良臣东、西两门出战,均被击败。他登上城头喊话投降,被拒绝。庆阳城被围已久,外援不至,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城里军民无以可食。
看大势已去,张良臣部将姚晖、熊左丞、胡知院等开门纳降。张良臣父子投井殉节未果,被明军牵出斩首。
攻克庆阳后,朱元璋派都督佥事吴祯持敕书传谕,大将军徐达、偏将军汤和回京定议功赏,一并参加鄂国公常遇春的葬礼。令右副将军都督同知冯宗异掌总兵大印,统率全军驻扎庆阳,以便节制各镇兵马。都督佥事陈德守庆阳,平章李伯升协同都督佥事耿炳文守陕西。
洪武二年九月,徐达、汤和等人率军班师回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