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一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从“嘉奖”令到《皓电》,蒋介石忽然变脸;为皖南部队向江北转移,叶挺仗义执言。

    江西。上饶。

    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的书斋,宽敞而明亮。

    在书斋的正面墙上,悬挂着蒋介石身穿戎装的大幅画像,无形中给这间书斋增添了几分肃穆,几分冷森。

    “希夷,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吧?说吧,有何贵干?”坐在皮椅上的顾祝同咂了咂油光光的嘴唇,瞟了一眼正襟而坐的叶挺,以轻松的口吻说了句,话语里不乏讥诮。

    此刻的叶挺正注视着顾祝同,书斋的东面墙上挂着一副在他四十六岁诞辰时,其同僚送给他的贺联:“关塞仗全锋,屹尔干城万里;江山撑半壁,巍然砥柱一方”,他听完顾祝同的话不由淡淡一笑:“墨公,在我们保定军校六期里,你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是蒋委员长最赏识的人物。你看这副对联,就道出了墨公的砥柱之才。想我叶挺,不仅人微言轻,而且如今又变成被委员长通缉的人物。”叶挺的回答透着刺人的锋芒,明显地表示出对蒋介石将新四军视为眼中钉并限期强行勒令其向长江以北转移的不满。

    “希夷,我的老同学,你是真心赞扬我呢,还是绵里藏针,来贬我呢?不过赞扬也好,嘲讽也罢,我要告诉你的是,希夷,你不觉得这是在一报还一报吗?”顾祝同表示大度地递给叶挺一支烟,“吱啦”一下划着火柴,将火先送到叶挺面前,待叶挺点着烟,自己再点着,然后从容地抖灭火柴,深深吸一口,又慢慢吐出,大有一种玩味的含义。

    “墨公,恕我愚钝,请直言相告。”叶挺也深深吸了一口烟,灰色的烟云气浪般冲出。

    “希夷,如果你不是健忘的话,苏北黄桥一战,新四军对国军可是毫不留情呀,近十万官兵被歼,这可是个天文数字呀!委座对于新四军这种破坏国共合作的行为,能听之任之么?”顾祝同声冷字重地说着,脸上泛出一层浓重的阴云。

    “墨公,”叶挺听完顾祝同的话,仿佛听到了蒋介石霍霍的磨刀声,捺不住忽地站了起来,“我真不明白,到底是谁先挑起国共争端,制造的摩擦?二十四集团军韩德勤司令杀气腾腾地动用十多万兵力,分三路进攻黄桥,势孤力单的新四军只能被迫自卫,怎么能把破坏国共合作的责任推给新四军呢?”

    “希夷,我发现你已经是一个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了。可是,我要提醒你,你是委座核定并任命的军长!”顾祝同深知叶挺性格耿直,胸无城府,不弄权术,不会伪装,所以,他抬起手往下按了按,示意他不要太冲动,有话坐下谈。

    此刻,叶挺觉得的确自己不是个政治家,不谙诡诈,心无沟壑,在谈判桌上不善纵横捭阖。但他还是一挂肠子不打弯,直抒胸臆:“墨公,委员长任命我当新四军军长,共产党也同意我当这个军长,是出于国共合作的特殊需要,这我明白。因此,我的使命,就是执行国共合作、一致抗日的战略方针。墨公,我坦率地告诉你,我现在既不是共产党员,也不是国民党员。”

    顾祝同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希夷,你标榜自己像个‘中间人士’,可你的言行怎么总为共产党说话呀?”

    “墨公,此言差矣!我身为新四军军长不为自己的部队着想,那岂不是犯了渎职罪!”叶挺以问作答,话语铿锵有力。

    “好了,希夷,我们老同学之间还是少谈点政治吧,省得彼此都不愉快。不过,我还是最后劝你一句,你们赶快按照委座指定的路线向长江以北转移,省得我们同学之间兵戎相见!”

    顾祝同话音虽然不大,但在叶挺听来却感到透着一股炮上膛一样的阴森、冰冷、恐怖和寒栗。

    看来,蒋介石真要拿新四军开刀了。

    这是大雷雨前的黑暗!

    不是么?还是在前几天,蒋介石“传令嘉奖”叶挺部队在泾县力挫日寇的功绩,激励新四军继续战斗,保卫皖南;然而,几天以后,蒋介石居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签发了一个诬指新四军“破坏团结、破坏抗战”的电报,即以国民党军委会参谋长何应钦和副参谋长白崇禧的名义,发给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新四军军长叶挺的那个被称作《皓电》的电报,强令包括皖南、皖北和苏北的全部新四军和黄河以南的八路军于一个月之内无条件地转移到黄河以北,这个“皓电”的时间为1940年10月19日。

    这是蒋介石发动第二次****的信号!

    内战的***已经发出“滋滋”的燃烧声!

    不久,蒋介石以特急密电指令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该战区对江南匪部,应该照前定计划,妥为部署并准备,如发现江北匪伪进攻兴化,或至期限(本年土·2月3工日)该军仍不遵命北渡,应立即将其解决,勿再宽容。”

    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接到《皓电》和蒋介石发给他的“特急密电”后,接连召开长官部例行会议和在徽州召开紧急军事会议,按照蒋介石对新四军的三部曲:后逼、前堵、中打,以及走也要打,不走也要打,就地彻底解决的“死命令”,惟恐“勿再宽容”的力量不够,除在皖南已有的国民党第五十二师、第一一四师、第一五四师和第一〇八师外,又把驻浙东的第七十九师和驻赣东的川军第一四六师以及远在苏南的配有德国制造的夹福式山炮的第四十师紧急调动过来,形成后逼前堵、两面夹击的包围之势。

    位于皖南的新四军军部危在旦夕!

    可是,作为在新四军中“个人说了算”的项英虽然被蒋介石的《皓电》惊得如雷轰顶,心惊胆战,一时慌了手脚,在昏暗的灯光下佝偻着腰,低垂着硕大的头颅,往日那高傲气盛的神态不见了,发乌的脸上生发出阴沉而惨白的光晕:“怎么办?”他胸中被一股股巨浪惨烈地拍击着,使他感到疼痛难忍。然而,由于项英一贯对国民党抱有幻想,加之他担心离开他在江南多年苦心经营的地盘会变得一无所有,他头上那坚持游击战争的“英雄”光环将会瞬间失色,使他又抬起了头颅和挺起了胸脯,顽固地以各种托辞滞留新四军皖南部队向江北转移。

    为此,远在陕北的党中央和毛**主席十分焦虑,一方面以朱德、彭德怀、叶挺和项英的联合署名打电报给何应钦、白崇禧(为《佳电》),反驳《皓电》强加在八路军和新四军头上种种莫须有的罪名,并以缓和态度,以期延缓**战争的爆发,明确表示“对于江南正规部队,德正拟苦心说服,劝其顾全大局,遵令北移”;另一方面,接连向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的项英发电,字字千钧,急如星火:

    ……全国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有你们这样迟疑、犹豫无办法无决心……

    ……现在,又提出拖或走的问题,究竟你们主张的是什么?主张拖还是主张走?似此毫无定见,毫无方向,将来你们要吃大亏的……

    ……除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困难外,必须把一切机密文件统统销毁,片纸不留,每日收发稿件随看随毁……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