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章 公孙世家(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燕七这一支的祖上曾是宋国公族子弟,源自子姓宋氏。古时候的姓氏,大多都是来自对天道与自然的崇拜。慢慢的形成部族以后,便有了图腾、信仰的因素。到了宗法天下时,又跟祖宗、封邑、官职等有了关联,公孙这个姓氏便来源于宗法时代身份印记。

    在燕七祖上立下这个姓氏的时候,还是家国天下,所谓“国者,诸侯之私产也,家者,大夫之私产也。”国是他们一族一姓的私产,他们的姓氏便是国名。诸侯国爵位有高下,公、侯、伯、子、男五等。封为公爵的极少,但是大部分公爵以下的国君,侯伯死后都被称为“公”,于是国君之子也就是“公子”。

    国君嫡长子要继承家业,以国为氏,次子以下尤其是庶生子,长大了就要分家置业,同其他的士大夫一起为国君拓地殖民。所谓“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即为此意。

    “天子建国”即天子封建诸侯国,“诸侯立家”即诸侯立卿大夫家,“卿置侧室”即卿立下级之卿或大夫,“大夫有贰宗”,即大夫立下级大夫或“属大夫”。“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指士以其子弟为隶级,庶人不再分等级而以亲疏为若干等级之别。

    燕七的祖上是子姓宋氏,也曾被封为世袭的大邑上大夫。传到第二代的时候,因为已经从大宗分出,可以有自己的氏,国君之子为“公子”,那国君之孙便为“公孙”。于是以公孙的身份改氏公孙,为子姓公孙氏。

    到得后来,他们这一支子姓公孙氏又因故流落在外,辗转数国,在楚国时因功被封到燕县,作为楚国附庸的伯国,国君称为燕伯。于是他们一族又改以公孙为姓,以燕为氏,子姓也就没人再提了。

    自楚国社稷沦亡后,燕七这一支也就地位不再,为避祸乱不得不举族南迁,但族中总难免有人想着要恢复祖上荣光,把全族卷入战乱中,如此折腾几次,族人便更显凋零。

    到燕七出生的时候,他们这一支早已经数度南迁,不得不深入到极南的蛮越之地与当地蛮夷土人争夺生存空间了。燕七出生不久,因族中与当地土人部落争夺山场时不慎射杀了当地土人部落的重要人物,结下仇怨,以致父亲在随家主出外时被人伏击身亡,那时候他才三岁,母亲忧惧成疾,不到两年就撒手人寰。

    祖父怜他孤苦,担心他如母亲一般哀伤忧郁,为他起个小名叫乐天,只希望他这一生能快快乐乐的,但自己却没能走出丧子之痛,在他十一岁那年祖父也离世而去。

    祖父去世后,燕七又跟随伯父生活。好在他们一族历年经营下来,也算是逐渐站稳了脚跟,燕七虽然没了爹娘,但父亲名下的田产还是有些的,交由伯父照管,足以供他衣食无忧。他们这一族传承久远,支派繁多,嫡庶之分早已有些淡漠,唯独家主之位倒一直在大宗手中,只是近年来大宗人丁不旺,这一任家主也未曾诞下子嗣,地位未免有些不稳。

    燕七在他所在的这一支的确是排行第七,上面还有几个堂兄。燕七的母亲是当地土人部落的贵女,当初族中为结盟示好当地土人让燕七父亲娶了土人贵女,委实也说不上有多少恩爱。

    盖因当时的婚姻与后世不同,很多时候都要屈从于宗族利益,燕七的父母这段婚姻仅仅是迫于家族公利而已。更何况最终盟誓还是破裂了,盟誓破裂后母族不但不足以成为助力,反而在族中的明争暗斗中常被人攻讦。

    近些年来随着血缘关系的逐渐淡薄,大宗的凝聚力早已不如从前,家主若是身故,身后的位置恐怕也还有的一番争夺,燕七所属这一支小宗也是觊觎家主之位。

    他们一族继承方式却一直没什么定法,家主之位的也未必一定是家主的长子,也或许是家主的弟弟或侄儿,家主没有弟弟,宗子年岁尚幼,族中其他血亲之中力强智深者也未必没有机会。现如今大宗人丁不旺,家主上次受伏击后伤重一直未愈,各小宗难免私下里有些觊觎家主之位。燕七的亲伯父虽不是大宗嫡脉,但也未必没有一争之力。

    燕七爷爷去世后,家中再无人看顾于他,伯父虽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