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打过太多交道的沙赫特,却是对这帮人的算盘心如明镜。大工业家们虽然同样对布罗姆家族的飞黄腾达妒忌交加,但他们更想先观望一段时间,看看这名新的不是部长、权力却高于当前所有内阁部长的经济领袖。会不会给他们带来足够多的订单好处。
如果******只顾让布罗姆家族大快朵颐、囊括一切的话,他们自是会向弗里克等人靠拢联合反对他的施政;而如果******能够做到利益均沾,那么吃进足够多财富的寡头们显然也会乐于保持这份现状。
作为曾经在美国华尔街混迹了近10年的人物,******自是明白自己当前所处的风口浪尖的位置。不过他却丝毫没有感到心怯退缩,反而是因为手中掌握的这份空前权力而激动至极,跃跃欲试。尽管他自认为没有沙赫特那份在国际贸易上纵横捭阖的逆天本事。但要********发展生产却也完全不在话下。
至于说今后的掠夺扩张,又有谁承诺了德国的边境就满足于当前现状的呢?即便是最软弱无能的共和国,都没有人提出德国的东部边界应该和西方边界一样就此确定下来。更何况希特勒已经向他承诺,1934年1月签署的《德波互不侵犯条约》只是应时之作,当时机来临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都是德国要征服扩张的目标!
两天之后,******就搬进了总理府中的新办公室,正式以四年经济计划总负责人的身份开始了工作。不管心中是欢喜还是妒忌,以往那些围转在沙赫特身边的企业家们,此时都一窝蜂的朝着******的面前涌去,以争取能够让他们的产业发展壮大的必需利益。而早有准备的******,则使出了他昔日在华尔街和那些大金融家谈笑风生的本事;一时间德国企业家使出的种种手段都被他从容化解,而这也让外界对他这名新上任的负责人再也生不出丝毫的轻视。
在******的居中统筹下,德国经济很快就以一种新的姿态飞速运作起来了。海量的投资如同流水一般被泼洒出去,而换来的则是大量生产工厂的建立、以及战备物资的订购。法本化工、联合钢铁、通用电力这三家德国最大的卡塔尔巨头,无疑在这种只立足于发展国内生产的政策中得到了极大的利益,而他们对******的态度,也随之从怀疑眼红变成了认可和接受。
对于沙赫特来说,******的上位所带来的大权旁落和路线变革,都使得曾经为国社党当政、为希特勒扩军备战而呕心沥血的他,感到既失望又痛苦。他已经可以预见,自己昔日在国际贸易上创造的巨大成就,会因为德国全面备战的狞相毕露而急剧葬送。然而令沙赫特感到万分惊愕的是,他的华尔街老朋友们虽然对德国经济走上战时轨道表达了深切的忧虑,但他们和德国的生意却仍旧做得热火朝天,浑然没有半点准备结束的趋势!
经过一番深入的思考,本身就是经济学大家的沙赫特,也明白了其中那令人感慨的关窍。在金钱这个领域,人们永远没有完全决定眼前事务的能力,路径依赖的力量往往比想象当中还要大得多。华尔街与德国资本融合的特性,不是自己那帮老朋友不懂养虎遗患、尾大不掉,但是形势如此,加深这种合作关系远比破坏它更为划算。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道出了残酷的真理:“在长期,大家都死了。”所谓千年田易八百主,立竿见影的利益是人人都难以抗拒的。而在华尔街这个世界的金融枢纽,活着更是其永恒的主题,今天能挣到的钱就绝对不能留到明天!
至于和德国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的英国,其态度也同样和美国华尔街有着惊人的相似。眼见国际贸易仍旧大有可做的沙赫特,便没有立即辞去经济部长的职位,而是继续留在了当前的位置上做他的工作。此时,他对在外交上取得了一连串惊人胜利的希特勒还是抱有很深的崇敬,即便是对方在最终的经济目标上和自己南辕北辙。直到两年半以后,沙赫特才真正看清了希特勒的本质。
当年10月,意大利外交大臣小齐亚诺应邀访问德国。原本就有深刻合作的布罗姆和齐亚诺两个家族,更是被******趁机扩展到了国家层面,双方签署了大笔关于原油和机械的订单。德意两国的联合由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