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建立大昌以来,为了鼓励百姓耕种,曾经出台过一条律法,凡是无主之地,能够开垦良田者,便归开垦者所有,前三年免税,三年后按照正常田地缴纳赋税!”
这个年代生产力落后,为了鼓励百姓多种田多纳粮,朝廷会鼓励百姓开垦荒地,这屯田法便是基于此而来。
可能有些人会问,既然有这条律法,为何还会有那么多没有土地的百姓去租借地主的地,或者流落街头呢?
其实很好理解!首先,开垦荒田是一个非常吃苦的活计!
一般那些无主之地,要不就是不太适合耕种的盐碱地,要么就是地处偏远,或者长满了树木荆棘的荒地。
以这个年代的生产力,开垦荒地需要付出大量的劳动力,那些失地的流民饭都吃不上了,哪还有力气去开垦荒地?
只怕还不待地里长出庄稼、结出果实,人就已经先饿死、累死了…
其次,凡是无主的荒地通常都在比较偏远的地方,这个时代的百姓故土难离的思想非常重,不到实在活不下去了谁也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即便是人死在了外面,也得送回老家安葬,这便是落叶归根!
以谢小凡的财力,支撑五百人半年的生活也是没有问题的!半年后,土地有了产出,也就自然不需要他再操心了。
“可即便有这条律法,又上哪去找这么多的无主之地?近五百人的生活,至少也得咱们双河村这么一大块地方…”
“我打算新建造一座至少可以容纳一千人的大村庄!届时,无论是这些流民,还是我们双河村村民,皆可以搬过去住!”
“什么?一千人的大村庄?”众族老闻言皆是一怔,双河村满打满算人口也就三百多人。一千人,那可真的是一个大庄子了!
“可是小凡你还没说准备在哪安置这些流民呢?何处有这么大的无主之地?”
“地方我已经物色好了,那就是洞庭湖畔的索县!”
“索县?在何处?”
“索县在临沅县以东,位于临沅县与武阳县之间。”
索县(今常德汉寿),县域面积不大,又位于洞庭湖畔,是沅水与洞庭的交汇之地。
整个县域内,除了县城外,多是荒草芦苇地,无论是经济还是人口,均非常的低,因此在整个巴陵很没有存在感,很多其他县城的百姓对这里连听都没听过。
洞庭湖畔的这些芦苇地,一到雨季便容易被水淹,因此开垦难度大。
但这种湖畔泥沙沉积地,只要能够治理好水患问题,绝对是最最肥沃的土地!也是因此,自古洞庭湖畔就有天下粮仓的美誉!
“临沅县以东?洞庭湖畔?那岂不是离我们双河村很远?”几位族老闻言,顿时眉头一皱。
“安置流民倒是可以,反正他们在哪不是一样?至于我们双河村…”
“六爷爷,各位族老,我知道你们难舍故土。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你们有没有想过,若有一天沅陵也变的如南郡一般战火纷飞,咱们又该上哪去?难道也如这些流民一般四处逃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