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一个普通农户,连童生都没考上,怎么可能会有如此才学?”这几乎是所有人在听到消息后最普遍的第一反应。
“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听闻那谢小凡乃是不慕荣利之人,前些时日,他正好与沅陵第一秀才常丰君一同乘船,结果…”
“当初那宋白、张知武也是以为这谢小凡没有真才实学,准备刻意羞辱…结果则是被谢小凡骂的狗血喷头。”
“什么?怎么骂的?详细说说…”
“话说这谢小凡当时临时起意,作诗一首…”
“哈哈哈…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果然是好诗!那宋、张二人就这么忍了?”
“那还能怎么办?又没本事作一首同样水平的诗骂回去!纠缠不休,徒增笑尔罢了…”
随着谢小凡的事迹流传,他的《朝发沅陵城》那首诗以及他所说过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不慕荣利”等言论也一一传扬开来。
“这仁兄,你这么一说,这些诗文皆出自这谢小凡之手倒也无不可能呀!”
“正是!只是听说这等有才学之人大多孤傲,不知我等有没有机会见上一见…”
而作为我们的主角谢小凡,则对自己已逐渐在学者圈子里扬名的事情一无所知,他还沉浸在月饼那良好的市场反应中!
近段时间,通过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如今月饼在巴陵城可谓是家喻户晓。昨日荆州商会各商户已统计出了当前的订单数量,已经高达一万多盒!
这预定的数量,每天还在以数千盒的数目在疯狂增长着!这还仅仅是巴陵一城之地!
前几日,荆州商会各地的管事已经纷纷带着人回了自己所负责的郡县。
他们这些天看着谢小凡推出的一项项举措,没几天一个原本谁也不知道的东西,便被捧成了团圆节必不可少的应景食物!
照葫芦画瓢谁还不会?谢小凡已经为他们打好了模板,他们只要照搬照套就行。若这样还做不好,那恐怕他们这些管事也就不用干了!
果然,很快便有海量的订单从荆州的各个郡县四面八方的涌来。
一看这架势,显然十五万盒只怕也是不够!谢小凡与山老商量过后,便拍板将月饼数量增加至了二十五万盒!
于是山老去安排月饼盒的生产,而谢小凡又赶忙差人捎信回沅陵,要求作坊每日增加工作时长,总产量要提升至二十五万盒!
他这边一句话,却让双河村炸了锅!突然增加十万盒的产量,作坊只能每日早晚各增加一个时辰,好在现在是夏天,白日较长。
可即便是每日天不亮便开工,天彻底黑了才收工,可产量依然还是跟不上。村民们也各个累的够呛。
不得已,里长谢长根只能决定在一旁仅有的一点空地上再次新建了一个作坊,又增加了二十多人。
有了新作坊的加入,生产任务终于是勉强能够跟上了!
从近些天开始,每日都会有大量的马车在双河村进进出出。这些大车送来原材料、包装盒,然后再将生产好的月饼装车拉走…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