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鼎盛时期的汉朝绝不容其他地方政权存在。汉武帝在北击匈奴大获全胜后,便调遣四路大军共数十万人围攻敝国。寡众悬殊,敝国不敌战败。当时的越王带领最后一支越军以及一部分百姓逃至夷洲,积蓄力量,等待有朝一日东山再起。”
周瑜家学渊源,对于古代历史也是颇有了解。若依越国使臣所言,越国实乃灭亡于汉武帝之时,距今已有三百余年。周瑜不解为何越国居然提议与东吴联合,共同对付自己的同胞山越,遂追问道:
“尊使谈及复国,在下但有一事不明。为何贵国不如山越那般占山为王,反而要为东吴效力,以此分疆裂土呢?而且贵国与山越本是同源,均是百越之民,为何要帮汉人对付自己的同胞呢?”
在未得到越国使臣合理答复之前,周瑜绝不会做出任何许诺。有道是无功不受禄,从别人身上拿到的好处越多,也就意味着相应的投入越多,甚至还会得不偿失。周瑜并非贪图小利之徒,面对看似有利之事,他反而会倍加小心。因为这难保不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
“百越之民?”越国使臣极为不屑的冷哼一声,随即答道,“那是汉人给我们强加的称谓,在敝国看来根本没有‘百越’,只有我们越国人才是真正血统纯正的越人,其他那些所谓的百越,只是血统不洁的伪越族罢了。若是牺牲他们就能换来复国,敝国岂有半分不舍?”
“原来如此。”周瑜摩挲着下巴略有所思,再次追问道,“那贵国为何选择与我东吴合作呢?”
在周瑜看来,若是越国真有实力,当是兵锋直指会稽,攻城略地。又何必与东吴联合剿灭山越,然后分疆裂土。
越国使臣目不斜视,冷然回应道:
“正确说来,是因讨逆将军(孙策)以及都督的精彩表现,才让敝国做出如此选择。虽然讨逆将军不幸英年早逝,可他的继任者吴侯却在都督的辅佐下迅速安定政局,使敝国不得不重新审视与东吴对抗的风险。最后得出的结论便是,敝国无法战胜东吴,故而只能与东吴合作,因功换取封地。”
对于越国使者的夸赞周瑜一笑置之,他摆了摆手,淡然回应道:
“尊使太抬举在下了,一切皆是两任吴主之功。”
“鄙人所言皆是事实。”越国使臣不卑不亢,冷然道。
“既然如此,在下也实话实说。单凭尊使所言便想让东吴分疆裂土,恐怕绝无可能。而且……”周瑜说话间,身体向前微倾,正色说道,“分疆裂土乃国家大事,在下并无资格妄作决意。尊使应该面见我主吴侯,跟他商议此事。”
越国使臣闻言却是波澜不惊,只听她从容答道:
“鄙人心知单凭这些无法说动东吴分疆裂土。都督乃是务实之人,若敝国不显示一番实力,都督绝不会做出任何决定。鄱阳境内的山越已经被敝国精锐之师悉数平定,两日之后鄙人会带着山越俘虏以及首领人头再来拜见都督,届时都督可再作决定。”
一向镇定的周瑜闻听此言,不禁露出惊讶的神色。不过他很快又恢复了平静。毕竟这只是越国使臣一家之言,结果究竟如何,仍未得到证实。向来沉稳的周瑜断不会因为传言就影响自己的判断。
“在下万分期待两日后尊使带来的礼物,不过与之相比,在下更期待看到尊使所说的精锐之师。”周瑜说话的语气云淡风轻,仿佛与一个老熟人闲聊一般,“能悄无声息于在下辖区之内平定山越,想必贵国精锐之师一定非同凡响。”
“精锐之师也是敝国与东吴合作的筹码之一。敝国精锐之师在侦查敌情,秘密行动方面表现优异,鄙人相信这一定会令都督满意。借助敝国精锐之师,都督于战场之上便可获得前所未有的优势。”越国使臣冷然答道。
惯于带兵打战的周瑜对于这支神秘之师甚为好奇,但是好奇心并不会影响他做出决断。
只见周瑜微微一笑,然后语气轻松道:
“不过即便尊使能够说动在下,在下也无法回应尊使的请求。分疆裂土一事只有我主吴侯能做决定。故而在下还要提醒尊使一句,您找错人了。”
“鄙人并未找错人。”使臣的语气依旧如故,“讨逆将军曾对吴侯有过遗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由此可见都督对于吴侯的影响力。都督决议之事,只要向吴侯建言,吴侯必会应允。再者说来,如此兵家大事,鄙人觉得还是先找深谋远虑的都督商议,再由都督引荐给吴侯更为稳妥。”
周瑜闻言,不得不重新审视眼前这名女子,她的镇定自若外加一种让人折服的气质,令周瑜想起了已故好友小霸王孙策。
周瑜有一种感觉,眼前这名女子早已设计好了一切,任何事情都在她的预料之中。
或许在智谋上,她与自己同属一个级别。
此时周瑜竟然嗅到空气中飘来阵阵清香,这种香味他非常熟悉,因为它与自己的夫人,名冠江东的小桥身上体香别无二致。循着香气,周瑜忍不住重新打量了一番眼前这位高冷神秘的奇女子,一时间竟有些失神。身上能有如此香气之人,想必定是一位绝色佳人,不过此女那“黑洞”似的双眸又让人触目惊心,难以直视,完全不能将其与美女联系到一起。
周瑜定了定神,主动询问道:
“敢问尊使尊姓大名?现居何职?”
“鄙人姓姒,名真实,并无表字。”使臣不带一丝感情,冷然答道,“现任越国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