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三十九章 重装上阵 1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高晓松

    公元503年的春夏之交,一股来自西太平洋的热带暖湿气流横扫整个华夏大陆,一个闷热难耐的夏天早早地降临到北魏帝国的中枢河洛地区,首都洛阳城像是掉入一个大蒸笼里,热得让人们喘不上气来。

    就在北魏皇宫正殿门口,伫立着两座巍峨的塔型阙门,俯瞰着大殿外的一片空地,阙门两边,站立着两排羽林军,只见这些皇家侍卫一个个虎背熊腰,一手扶刀,一手叉腰,昂首挺胸,目不斜视,显得帝国的皇权是那样的威严而不可侵犯。

    而在阙门中间,则长跪着一个身披重孝的年轻人,只见他长得眉清目秀,鹅蛋脸,薄嘴唇,挺阔的鼻梁显得他是那样的执拗和倔强。这个年轻人不是别人,正是流亡在北魏帝国的原南齐帝国六王爷萧宝寅。

    我们在“南梁代齐”的章节曾经跟大家介绍了齐武帝萧衍是如何推翻萧宝卷的统治,并建立南梁帝国的故事。没有任何悬念,南梁帝国的上层建筑必然在前朝皇室的一片血污中拔地而起,萧衍毫不犹豫地对以萧宝卷为核心的前皇室贵族们亮出了屠刀。而这位六王爷萧宝寅则侥幸逃离魔窟,一路向北,投奔了驻军在寿阳城的北魏帝国大名鼎鼎的任城王元澄。

    元澄不是因为陷害王肃被弹劾,因而免官,为何又驻军在寿阳呢?我们在“纸上谈兵”的章节说过,当年镇南将军元英回首都洛阳建议皇帝大举南征,元恪虽然不从,但还是做了做样子,重新启用了元澄,并委任元澄为南征总司令,驻军在寿阳,伺机而动……

    史书记载,新上任的帝国南线总司令元澄和萧宝寅一见如故,结成了忘年之交。萧宝寅背负着国恨家仇,从他进入寿阳城那一天起,就无时不刻地请求北魏帝国出兵援助,帮他复国。可惜当时北魏宣武帝元恪正忙着打击皇叔势力,扶植外戚,重建皇权,帝国政治上层一片乌烟瘴气,哪有闲工夫南下征伐,送萧宝寅一个“顺水人情”?史书记载,公元502年,任城王元澄实在拉不下脸拒绝萧宝寅,于是上奏章要求发兵攻打南梁的钟离城,元恪收到奏章,派遣使者前往寿阳前线,和元澄一番讨论,说来说去就是一句话“不许发兵”。见朝廷不许,萧宝寅却也是无可奈何。看这段“元澄上表南征,元恪断然不许”的桥段,真的是和《三国演义》中司马懿和诸葛亮对峙时,为了堵求战心切的众将的嘴,用上书出兵的方式,利用皇帝的圣旨来阻战的故事如出一辙。

    放下元澄如何对萧宝寅虚与委蛇不谈,我们在连载中已经不止一次介绍过类似“复国”的桥段了,像刘宋帝国的九王爷刘昶,还有我们现在介绍的南齐帝国的六王爷萧宝寅,当他们北投敌国之后,无不热衷于“复国”这个大项目。真真是应了高晓松高老师的名言“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不过话又说回来,当真刘昶和萧宝寅都是有“诗和远方”的热血青年吗?其实也不尽然。

    从萧宝寅角度讲,一个流亡在外的前朝王爷,如果不打出“复国”的这个旗号,给北魏帝国描绘出美妙蓝图,证明自己的价值的话,那他就泯然众人矣,试想北魏朝廷又能如何给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