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这个问题提的犀利,来而不往非礼也,国际交往就要讲究个平等,不能因为你是大国强国,就搞片面最惠国待遇啊。
成淹有备而来,回答说:“贵国君主并没有严格按照经典的丧葬礼仪行事,高帝安葬后仅一个月就换上平日衣物。李彪出使贵国,你们君臣上下都衣着华贵,貂尾、宝玉、黄金饰品闪闪发光,当没得到贵国允许时,李彪出于对贵国的尊重,又怎能单独穿戴白色丧服呢?我们大魏皇帝不同,仁义孝敬,和盛名的虞舜一样,亲自守丧,住陋室,喝稀粥,又如何能拿来和你们国君相比较呢?”成淹一席话,有理有据:我们使者倒是有心穿丧服,可是你们国家礼乐败坏,又怎能埋怨到我们头上?
辩论到这里,其实裴昭明已经落了下风,只好顾左右而言他,给自己找个台阶下:“夏、商、周三代,制度礼仪各不相同,有谁能判断出谁好谁坏呢?”话说到这里,裴昭明已经退了一步,大家都是礼仪之邦,只是做法不同,我们不要再讨论谁高谁下了好不好。
成淹也没赶尽杀绝,不再质疑南朝的“丧葬礼仪”,不过总结陈词还是相当犀利:“贵使如此说来,难道虞舜、商代高宗的做法都不对吗?”
辩论到这里,裴昭明已经被逼入死角,必须给出明确答复了,于是裴昭明和谢竣无奈的相视一笑,说到:“责怪别人的孝行,我们怎能这样做呢?只是我们没有带丧服,还请贵国为我们准备。不过,我们作为使节如此行事,归国之后一定会被治罪啊。”
成淹见南齐使节已经服软,安慰到:“你们这样做符合仪礼,如果贵国君主是君子,不但不会责罚,反而会大大奖赏你们;如果你们不幸受到责罚,你们的大义也会被史官记录在册,又何必担心呢!”
等到吊唁的日子,裴昭明等使节换上丧服进行祭祀,北魏百官陪同,全都痛哭失声,极尽哀痛。孝文帝拓跋宏事后赞赏成淹的聪明,提升他为侍郎,赏赐一百匹绢。
一个月后,北魏帝国派遣李彪等人回访南齐,齐武帝萧赜特意为他们置办宴席,安排礼乐。李彪推辞礼乐仪式,并且说:“我们君王孝顺的心意无穷无尽,正在振兴以前帝王遗失的典章,恢复过去被曲解误会的制度,而遵守三年守丧的规矩。直到3月30日,我国官员才开始脱下丧服,但还穿着白色衣服处理事务,为此,使臣我也不敢接受演奏音乐的赏赐。”齐武帝对李彪的做法十分敬重,李彪回国时,武帝亲自把他送到琅琊城,并让南朝百官赋诗相赠,来表示给李彪的荣耀。
到此,拓跋宏在外交战场上完全达到了目的,把自己尊崇儒家文化的信号传播到南齐朝野。萧赜当然不会示弱,对李彪的礼遇其实就是在宣称“我才是正统”,怎会在“礼仪上”落了下乘?两个皇帝在这一轮文化上的较量却也是棋逢对手。
魏孝文帝拓跋宏在对冯太后的无限哀思中逐渐显露出自己的勃勃雄心,北魏大臣们当然强烈感觉到他们的这个主子可不是“省油的灯”。一场席卷整个帝国的大变革正在悄然展开,这就是历史上空前绝后的“魏孝文帝汉化改革”。
不过在跟大家交代这场“汉化改革”之前,我还想在下一章和大家分享下为什么拓跋宏这个正牌鲜卑帝王会对“汉文化”如此的着迷和执着。而他的这份“着迷和执着”其实在一切美好的愿望中,不经意的开启了一个“潘多拉的宝盒”,北魏帝国悲剧的种子终将被拓跋宏播下,有朝一日,它会破土而出,击垮整个帝国大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