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是祖先的天下,陛下如果把朝廷授予旁支,恐怕不是明圣祖先的本意。”拓跋云和拓跋弘意欲传位的拓跋子推是亲兄弟,拓跋云首先发言,声明自己家族这一支“不配”当皇帝,反方一辩立论实在高明而明确。
源贺紧接着发言:“陛下现今打算禅位给皇叔,我深恐扰乱皇家祖庙祭祀的顺序,后世将讥讽我们逆祀,请三思任城王之言。”反方二辩站在军方角度,重申了拓跋云的观点,表示“我军一定会紧密团结在皇太子周围”,言语不多,但分量很重!
东阳公拓跋丕紧接着说:“皇太子虽然神圣恩德早已彰显,但年龄实在太小,而陛下正值壮年,为何独善其身,不把天下放在心上?如果那样,皇家祖庙怎么办,亿万人民怎么办!”反方三辩拓跋丕在宗室中辈分很高,姜还是老的辣,不露声色的夸奖了皇太子,重申了反方立场。
尚书陆馛又说:“陛下若舍弃太子,传位亲王,我宁可在金銮殿上自刎,也不敢奉诏!”反方四辩陆馛是陆丽的长兄,连原来坚定的保皇派陆丽的兄长现在都倒向冯太后,以死劝谏,皇帝拓跋弘又怎能不心寒?
史载拓跋弘在遭到上述大臣们的一通反驳之后,勃然大怒,脸色瞬时转变,转过头问宦官选部尚书赵黑,没想到主管宦官遴选的赵黑说到:“我以死效忠皇太子,不知其他。”赵黑连效忠皇帝都懒得说了,直接效忠皇太子,却也让人心冷,不过之后当然会得到冯太后嘉奖,此乃后话。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拓跋弘默然不语,哀莫大于心死,此时在朝堂之上全是冯太后一党的声音,原来同情自己的王爷们(比如拓跋子推),在源贺军事威压下也不敢出声(也许那些人就根本没让来参加讨论)。最搞笑的是,在这么重要的会议中,史料里竟然没有冯太后的只言片语,史官的欲盖弥彰或者说是“皇帝新衣”似的粉饰让人莞尔。
事已至此,拓跋弘只好任命陆馛为太保,和源贺一同持节,把皇帝的玉玺呈献给皇太子拓跋宏。公元471年秋8月20日,高祖魏孝文帝拓跋宏即位,宣布大赦,改年号为延兴。献文帝拓跋弘进位为太上皇,移居崇光宫。如果说拓跋弘此时有出家的想法,我觉得还算比较合理(而不是史书所说的:因为看破红尘,所以主动退位说)。
到此时此刻,拓跋弘和冯太后的“争权斗争”以完败结束。之后几年,史书虽然还有记载太上皇的零星事件,但应该都是拓跋弘在“软禁”的状态下的被迫之举,或者就是冯太后把拓跋弘在某些事情上推出来以糊弄视听而已。
公元476年夏6月,拓跋弘最终被冯太后毒死宫中。冯太后为何在这个时间毒死拓跋弘史书当然不会交代,但是估计可能冯太后此时身体有恙,害怕身死之后被反攻倒算,于是杀死献文帝了事。(和刘义隆杀死檀道济一个原因,参考“悬瓠保卫战”)
不过冯太后没有因此寿终正寝,这个政治强人还要在北魏政坛活跃十数年,和她的孙子魏孝文帝一起影响着政坛多变的风向,书写着帝国奇幻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