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还是有提出来了。
在后汉一朝,大将军唯独位于太傅之下,当傅燮提出太傅时,何进亦眼角一跳。
时任太仆的袁基拱手启奏,“陛下,臣以为太傅一职位高权重,通常设立于太子幼年之时,而陛下尚未设置太子,先立太傅是为不妥,至于卢使君不能参政一事,倒也不是没有解决之法。”
刘宏正头疼怎么说服众人,闻言忙道:“太仆尽可直言。”
袁基道:“卢使君之前担任吏曹尚书,政绩显著,臣以为可封卢使君为尚书令,尚书令总览尚书台,当可让卢使君一展所长。”
这里简单说一下尚书令,尚书令本为少府的属官,负责管理少府文书和传达命令,在最初设立时属于职轻,而权重的代表。
少府是历代朝廷为皇室管理私财和生活事务的职能机构。
最早设置的年代已经无从考证,据说是始设于战国,秦汉沿置。
其职掌主要分两方面,其一负责征课山海池泽之税和收藏地方贡献,以备宫廷之用。其二负责宫廷所有衣食起居、游猎玩好等需要的供给和服务。
因封建皇帝至尊至贵、高居国家之上,致使少府机构庞大,属官众多,超过掌理国家财政事务的机构和人员们实际需要。
前汉成帝时,随着朝廷的政务越来越繁琐,尚书的权力日益庞大,开始实行分曹治事,始置五曹尚书。
各曹以尚书令为首,尚书令成为对君主负责执行一切政令的首脑。但是由于是内朝职务,尚书令尚未完全脱离少府序列,品级不高。
到了后汉时,随着尚书台权重日大,作为尚书台的长官,尚书令权职重大,为“三独坐”之一。
两汉时汉百官朝会,一般接席而坐。
而所谓的三独坐是指在后汉时,尚书令、司隶校尉、御史中丞在朝会时均专席而坐。此三官独坐一席,以示皇帝优宠。
不过此时的尚书令在制度上仍没有彻底从少府中独立出来,属于少府,秩仅千石,尽管它实际上直接对皇帝负责,总揽事权。
还有一点,后汉朝廷常以大将军、三公录尚书事,尚书令不得不受其制约。
而此时的何进正是如此。
崔烈时任司徒对这些自然一清二楚,他颇有些愤慨的看向袁基,“太仆此言当真是让人大跌眼睛,以卢使君之大功,居然以千石尚书令搪塞。”
朝堂之上,对于册封卢植为冠军侯均无异议。
但就骠骑将军、以及尚书令意见不小。
骠骑将军无法参与政务,而尚书令有品阶太低。
士人和公卿们希望卢植能够总揽政务,而宦官一党和大将军一派却不希望卢植大权独揽。
几方争执之下,让汉灵帝刘宏大是烦恼,“你们都嫌尚书令品阶太低对吗?那让尚书令独立于少府之外有何不可?”
刘宏大手一挥,反正都已经让骠骑将军与三公同级。
那让尚书令总揽尚书台,独立于少府之外就当时一同改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