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郡或者说冀州的一部分,因为卢植等人在夏季时及时安民分地,保农耕种,所以县、乡、里同州郡的关系算是最缓和的。
无论是太守、县令哪怕是亭长上任所要处理的紧急事务都要比别的地方少。
往北的幽州,往南的豫州,向西的并州,往往都是此刻朝廷册封的官吏上任之后才开始安置流民,疏通乡里。
甚至还要继续追讨黄巾余孽。
崔超到任之后,在黄巾爆发地反倒并没有如此忙乱,他一边着人重修郡守府,一面联系卢植当初临时设计的官吏们,重新搭建一郡的官制。
按道理赵普是常山郡郡丞,负责整郡十多个县的行政民政事务。在这百废待兴之即,应该忙得不可开交才是。
可他一天都见不到人影,反倒一直躲在自家宅院中。
到了常山郡赴任之后,崔超为其购置了两处宅院,两院仅有一墙之隔。赵普将赵信夫妇一并接到了元氏县,赵信夫妇住一处,他和赵云住一处。
崔超以为他们亲人久别重逢,共享天伦,初时倒也不以为意。
先让李博帮他打理了一段时间,李博是他新任的郡守府主薄,拿着四百石的俸禄,却身兼两职,干着一千四百石的活。
但一连半个多月,赵普一天都没有上任过。崔超不得不遣人去督促赵普到郡守报到。
赵普其实有他的无奈之处,汉时的官文比较讲究,许多用语他此刻根本没有掌握。真去赴职,他还真干不好。
还有一点,他也不太乐意做这郡丞,眼下培养赵云才是重中之重。
他揣测卢植之所以费尽功夫帮他弄这么个千石职位,可能只是当做跳板,目的是给的履历上添些东西,他日到了京城好让朝廷委以重任。
实际工作他也没必要做,何况崔超身边有一个更合适的人选——李博。
他完全可以将心思全花费到赵云身上。
历史上的赵云出生年月年不详。但很多人推测是公元168年生,赵普了解之后,发现其实相差不大,他生辰是169年正月。
赵普算着他的年龄,将满16岁,此刻是公元184年离董卓乱政只有五年时间。
这五年是极其重要的,他不仅要结交豪杰,更要把赵云培育成允文允武的大才。
武是不必担忧,而且他也使不上力气。文这一块可不是指文采风流,而是要有谋略,识远见。
以他当前所见,文能比卢植,那就足以叱咤这个时代。
可想到这里他就有些头疼,就是自己也远比不上卢植。哪里能够交出这样的学生呢?
更令他无奈的是,这赵云历史记载堪称儒将,可少年居然也是如此顽劣。
别说看经史子集这些先贤书籍,你让他坐到那里,一个时辰不到就不知道到哪里呼朋引伴去了。
崔超派遣的小吏赶到时,赵普正冲着赵云空落落的书桌叹气。
“尊驾,太守有请。”小吏恭敬地拱手行礼。
既然已经派人来请,赵普也不好推脱,只好起身赶往郡守府。
“安定这几日可歇息好了?”
等待他的是崔超和李博,两人跟前皆有厚厚地文书账簿。想来新上任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