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海在与陈理商定完诗会的一些细节之后,也已经到了下午。
离开了美食楼,孟海一边思索着诗会的一些详细细节,一边在那里天马行空的想着各种各样的事情。
等到快回到瀚海学堂他才记起来,怎么没有问距离分钱日期截止还有几日,看来做事情不能一心二用。
等到下次再去美食楼的时候,肯定要把这件事情问清楚。
孟海心中又想着去寻找玉如心的事,就这么晃晃悠悠的回到了瀚海学堂。
大牛又被安排到了永兴客栈继续住下。
孟海敲响瀚海学堂大门,开门的是老腿。
老腿笑着将三人迎到了瀚海学堂。
绕过了前堂正在给学堂讲课的孟远生,正想回书法写个关于诗会的计划书,却听到远处有人叫住他。
孟海听着这声音还有些熟悉,回头望去,发现是玉如心。
玉如心原本是靠在一张摇椅上晒太阳的,当他听到脚步声便坐了起来,目光瞧见走来的孟海更是站了起来。
玉如心目光在赵宣和宋智两人的身上转了一圈,尤其在宋智的身上多停留了一阵,随后便一脸笑意的看向孟海。
“孟夫子是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都没给我说一声呀?”
孟海原本还想着找玉如心说诗会的这件事,没想到玉如心就在瀚海学堂,这就省去了找人的麻烦。
实在是太巧了。
孟海说道:“我也是昨天刚刚回来的,玉夫子怎么在这里啊?”
玉如心笑了笑:“我在这里是专门等待孟夫子的,在孟夫子消失的那段时间,我还以为孟夫子给不起我“道德经”,一个人偷偷的跑了呢。没想到孟夫子被那些山匪抓去,居然还能完好无损的回来,倒教我刮目相看。”
孟海也接着说道:“玉夫子这是哪里话,今日未见玉夫子倒是光彩依旧,更加英武不凡了呢……”
两个人就在这里互相吹捧了将近半刻钟的时间,才渐渐的步入正题。
孟海走到了玉如心的面前,露出了一副笑脸,说道。
“正好,我有件事还需要找玉夫子帮忙。”
玉如心挑了挑眉,做出了一副疑惑的神色。
孟海接着说道:“不知道玉夫子会不会作画,我想请玉夫子帮我画上三幅画。”
玉如心满头的问号,对这个突如其来的请求,有些摸不着头脑。
画什么画?
但是玉如心还是说道:“画画倒是没问题,我的画技在整个京城也算是数一数二的,你怎么突然想起画画了?”
孟海听到这里,脸上的惊喜之色便愈发浓郁:“你快跟我来书房,我看看你画技如何?”
玉如心笑着摇了摇头,满脸鄙夷加嫌弃的说道:“你的书房我去过,里面用于作画的东西实在是太少。而且就你书房里的那些宣纸给我做茅房纸我都嫌弃,要不这样,你去我家那边,我“玉府”一应作画的工具都是齐全的。”
孟海想了想,点了点头。
现在距离诗会还有三天的时间,而且今天已经过了一大半,过了今天那就只有两天的时间了。
也不知道玉如心作画的速度如何,两天的时间能不能赶完三幅画。
不仅仅是画,还要想一想该用什么样的诗句填写在画的空白区域,好为这幅画增添价钱……文艺气息。
孟海找到了赵芳秀,说了一句要去玉如心那里叫父母不必担心,赵芳秀自然又是一阵的嘱托。
孟海把本应该中午喝的草药一饮而尽,这才跟着玉如心上了马车。
玉如心的马车一直都是停在瀚瀚学堂门外的,这是一辆大马车,马车周围还镶嵌着白玉石,这让整辆马车瞬间就上了档次。
赵宣自然而然的要跟着,宋智也要贴身守护着赵宣。
玉如心犹豫了一下,还是让这两人也跟着上了马车。
马车颠簸,一路驶向南城。
玉如心的府邸是在那权贵如云的南城。
马车颠簸不断,驶向南城。
由于这个年代的路实在是不怎么好走,这才刚刚驶出去仅仅有百米的距离,孟海就感觉自己的屁股有些被颠疼了。
玉如心是没有发觉这一点,他坐在马车上稳如泰山。
玉如心自顾自的说道:“现在这段时间大街上的人并不是很多,从瀚海学堂到我府中也就是小半个时辰的时间,孟夫子,你的脸色怎么不太好看,难道身体不舒服?”
孟海被这辆马车颠簸的实在是头晕目眩,所以对于玉如心的这个问题,也只是笑了笑。
马车大概行驶了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孟海这才渐渐适应这颠簸起伏的马车。
马车旁边有个窗帘,打开窗帘可以看见缓慢倒退的景物,大街小巷的行人看见马车都是慌忙避让,甚至还有几个粗鄙的大汉在马车经过之后狠狠的吐一口浓痰,表示对这些权贵的嫌弃。
孟海见到那吐浓痰的粗鄙汉子,怎么感觉那么的熟悉,曾经他可是看过许多大汉都是这么做过的,没想到这一回轮到了他的身上。
玉如心似乎觉得马车的氛围太过于沉默,或者他心中的好奇心太重,于是便问道:“孟夫子,可否方便说说是如何逃离山匪控制的?我听说这件事还有宁王和周国势力的参与,而且朝廷能够如此迅速大败宁王所属,里面不乏孟夫子的功劳。”
孟海想了想,也就把自己被山匪抓走的经历说了一遍,这也没有什么好隐藏的。
他之前在“济民医馆”的时候说过一遍自己的经历,现在又说了一遍。
杨竹沥和汤蓉当初听完这段经历,心中都是对于孟海这一段经历的紧张与后怕,还有对外界的好奇。
杨玥儿听完这段经历,更关注的是清河村周围那些人的八卦,尤其是清河村一些首饰珠宝店,孟海也没有去过,就把上一世的一些珠宝首饰拿出来说了一番。
宋智听完孟海这段经历更关注的是每一个阶段孟海都做了什么,宋智现在已经完全不隐藏记秘本的事情,他把孟海我说的那些当做历史一样,一字不落的记录了下来。
而赵宣关注最多的那自然就是热闹,尤其听到官兵和山匪打了起来,他鼓掌叫绝,还有在清河村当中关于拜将仪式的一些细节,赵宣听得哈喇子都快流下来了。
这些是听过孟海经历的众人心中,不同的关注点,而面前的玉如心也有属于他自己的关注点。
玉如心最大的关注点是孟海凭借着一张灵巧的小嘴,如何周旋在山匪、大当家、三当家与宁王之间。
孟海再说出了那句“待到秋来九月八”的诗时,玉如心的眼珠子都瞪大了。
玉如心说道:“前面有一段时间京城大乱,有一些武林人士便拿刀杀去皇宫,当时他们边喊边冲杀,嘴中还一边大声呐喊着这首诗。当时我听了只感觉极有意境,还能体味到这首诗当中的那种肃杀之气。我原以为这是宁王费尽脑汁才想出来的一首反诗,没想到是你情急之时所着。”
孟海被玉如心这么说的,都有些不太好意思了。
孟海挠了挠脑袋,更加不好意思的说道:“玉夫子谬赞了,其实这首诗也是我小时候在一本书里看到的。”
玉如心淡淡的瞟了一眼孟海,随口说道:“也是你小时候家里穷,烤红薯的时候烧掉了?”
“啊?”
孟海听到这句话,先是愣了一下,似乎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不过很快他就想起了这茬。
从玉如心第一天来瀚海学堂的时候,孟海就将手抄在宣纸上的“道德经”交给了玉如心,当时玉如心问起了为何没有装订成书册的成品,孟海当时的回答就是,小时候家里穷,那些书册都扔到火堆里面烤红薯了。
之后在瀚海学堂拿到那一本“瀚海语录”,孟海回答也是,原先的装订本也都烤红薯用了。
所以现在的玉如心又提起了这一茬,孟海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最终还是点了点头,默认下来这件事。
马车在颠簸的大路上飞快的行驶着。
再穿过了北城,来到南城,大马路就显得平坦了许多。
南城都是达官贵族居住之所,路宽敞,也平整,马车的速度不由得加快了许多,而那种颠簸感却奇迹般的小了许多。
孟海打开窗帘望向窗外,目光所及之处,尽是连绵起伏的高耸院墙,时不时的还能看见几辆马车相错而过。
在南城的大马路上,两三辆马车并排相错而过那是极为寻常的一件事,这要是放在北城,是难以想象的。
北城两辆马车能够相错而过,那就已经证明这路段非常宽敞了。
马车又向前行驶了一阵子,终于停到了一处诺大的府邸之前。
玉如心率先跳下了马车,孟海紧随其后。
紧接着是赵宣和宋智。
马车停在一户高墙大院之前,这是个三进的大院子。
在面前这处府邸上方的牌匾上写着,大大的两个字:玉府。
孟海目光注意到了,在这处府邸对面的另一处府邸。
那处府邸上大大的写着三个字:回暖堂。
孟海记得这个名字,这不是玉如心开的那家学堂吗?
玉如心也发现了孟海的目光,不加掩饰的解释道。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