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想。我若打你一拳,你就死了,还想着以后还回来?”
面对这个比自己小一岁的少年,张无忌惧怕无比,闻言后登时收住哭声,只是身体还在一抽一抽,望去煞是可怜。
过不片刻,常遇春又租一船,三人便顺汉水南下。常遇春有伤在身,精神难免萎靡,只是看见赵禹除了几处裹着的外伤,竟看不出身受内伤的迹象。可是他明明看到赵禹后背被番僧拍了一掌,对掌时又呕出一口血,应是内伤极重的样子。心下好奇,他便问了起来。
这个问题,赵禹也不甚明白,只答道应是他所练武功心法奇异的原因吧。
探问旁人武功,是江湖大忌,常遇春也不再多言,寻个角落去休息。
闲下来后,赵禹喜孜孜摸出囊中那本“三丰子言”,却看见张无忌眼珠子正直勾勾望着自己,他眉头一挑,说道:“你就盼着你家太师父不要太吝啬给我粗鄙招式,要不然,哼哼……”
张无忌连忙低下头,不敢再看赵禹。
赵禹到船尾,寻个安静处,翻阅起这本册子。只是通读一遍,却并未发现什么武功招数记载,也不像正经的内功心法,心中便有些恼意,暗道莫非这老道士在戏耍自己?
过得片刻,他又捡起丢到一边的册子,这一次认真琢磨起来:一阴一阳之谓道,修道者修此阴阳之道也,一阴一阳一性一命而已矣……
赵禹一心以为张三丰送给他的是什么武功秘籍,却是想岔了。不过张三丰却并未虚言,这一本“三丰子言”的确记载了他修行的一些心得。除了武林宗师的身份,张三丰本身还是一个道士,他送给赵禹这本心得,更类似于修道的一些感悟。原来他对赵禹虽然欣赏,但对其性格评价却还有保留,留下这本《三丰子言》,是希望赵禹能够从其中领悟到道家“无为清净”的境界,磨去性格中太过尖锐的执念,也算用心良苦。
不过,张三丰这一次却失算了。他本不知赵禹熟读《万寿道藏》诸多道书,又得了绝世奇才黄裳的笔记,若能清静无为,早就无为了。因此他这一番心意,却是表错了情。
这一本《三丰子言》都是张三丰修道时偶有所感便随手记下,若被寻常江湖人得到,多半都会不解其意将之随手抛弃。然而赵禹所练的养气法都是道家纯正法门,他又最擅长从那些看似虚无缥缈的道家语句里看出不一样意思。因此,当他静下心来时细读时,着实受益良多,原本横亘胸中许多难题隐隐约约间都捕捉到一丝答案。
随着赵禹心神沉浸,他丹田内力自发流转起来,循着以往流通的气脉穿行不止。
以前在李家庄时,赵禹便对黄裳笔记中天之道及于人之道的问题产生了疑惑,晓得修行不能损有余补不足,只是还未想到这不足应该从何处补来。黄裳本身是儒生修了道典,而张三丰却由释入道,两者对道的体悟和感触都有不同。
这时候赵禹将两家之言在脑海中汇总比较,心中隐隐生出一丝明悟。譬如邻里两家,富者家有千金,贫者家只十金,若分而匀之,每家只得五百零五金,若合二为一,则有一千一十金!这一番道理,孩童都懂得,只是若将至归纳到武学中,该如何实现?
他平伸双手,无意识的挥舞起来。
张无忌枯坐船舱中,都好奇太师父究竟给了那可恶小子什么秘籍,因此便小心翼翼探出头望过去,只看见赵禹盘膝而坐,闭着眼好似睡着了一般,两只手却不断挥舞。看得片刻,张无忌心下欢喜,道太师父果然不会便宜这个可恶小子,竟将他弄成了傻子。若这样子都算武功,那水里游鱼都会成了武林高手。
他却没有发现,赵禹的手臂虽然不断舞动,但却没有丝毫用力迹象,就好像随风摇摆的柳枝一般。
赵禹这一坐,就是整整一个昼夜。其间常遇春都过来看了一看,却无法看出什么端倪,不过他的眼力都要超过张无忌,只觉得赵禹舞动的双臂似有韵律,更细致处却看不出。
到后半夜,江上雾大,赵禹整个身体竟都完全被浓雾笼罩。这时候,哪怕是操舟的老艄公都看出来了,赵禹身周的雾气竟比旁处雾气浓郁了数倍,骇得他一直喃喃自语:“这位公子莫非是水龙王显灵?”
晨曦微薄时,赵禹的姿势终于发生了变化。他缓缓站起身,双臂于身前各划一个半圆,与心口前交汇。然后一双肉掌陡地一翻,便见舟外江水猛然下陷,气劲爆裂,轰响声中激起数丈高的水柱!
那艄公本就睡得迷迷瞪瞪,听到巨响后睁开眼,骤看见这异象,当下便翻身跪在船板上,对着江面连连叩头道:“龙王爷显灵啦!”
赵禹听到这声音,轻笑道:“正愁我这运劲法门没有好名字,往后便叫做水龙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