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这书现在一卷卖多少银子吗?八两呢,咱们俩合伙卖书吧,四六分账怎么样,你六我四,我出人工出铺子,你只管写书就行了。”范思辙双眼直放光,不停的计算着一天能赚多少银子,一个月能赚多少银子。
虽然早知道这小子算账厉害,但还是惊了范闲一跳。
这没有算盘,没有计算器,全凭心算啊,速度还这么快,他完全没有反映过来,也不知道这数字是怎么得出来的。
“......一个月咱们就可以净赚八千六百三钱银子,四六分账后,你还可以得到五千壹百柒拾两八钱银子,怎么样,这可是暴利啊。”范思辙越算越兴奋,恨不得马上就把范闲拖回去写书,耽搁一天,就少赚一天的钱啊。
无论范思辙怎么说,范闲都没有松口,开玩笑,自己虽然记忆,但写书这种事,有记忆也不行。
到时文笔有差异,还不得让人起疑啊。
“那写时这红楼只是随笔消遣打发时间的,我已经给父亲说了,要参加明年的科举,所以近一年的时间我都要用在读书上,争取来年能取得好名次,可没有时间再写书了,要是让父亲知道你让我写闲书——”范闲的话让范思辙当即闭嘴,他知道,如果父亲知道他为了赚钱不好好读书肯定会揍他的。
虽然这个私生子哥哥才来了不到两日,但不管是他娘还是他都看出来父亲非常重视这个私生子,气得他娘房间里跳脚,今天还非要让自己不上学也要跟着跑,不知道打什么主意。虽然他也不爱读书,平时也胡闹,但也不是傻子。
不过他是真没想到这本卖得这么火的书居然出自这个儋州来的便宜哥哥,别看他嘴里贬低这书,那是因为那首页那段话太不知羞了,但他还是知道,这书即然这么受欢迎,必然不会差,再说,他族学里的先生也几次称赞过此书,称写书之人必是奇才。
本来还以为能做生意大赚一笔的,哎......
应付完范思辙,范闲和范若若相视一笑,悄悄使了个眼色,此时书局也到了。
范思辙看见书就头疼,当然不想进书局,也不管亲娘的命令,下车后就带着随从离开自己找乐子去了。
不愧是最大的书局,虽然比不上前世的图书馆,但在这个朝代来说,书册也算丰富了,
“哥哥想看什么书?”范若若看着哥哥四处打量问道。
“把四书五经等各种科举书籍都拿一套,可有诗集?”范闲看向一旁跟着的伙计。
“有诗集,不过各种诗集太多了,是全部要吗?”伙计有些高兴,看来这是一单大生意,这年代,书可以贵重物品,普通百姓,有的可能一年也买不起一本书。
“嗯,挑最好的,流传最广的诗集十本。”范闲想了一下说道。
伙计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哥,这书局只怕都没有十本诗集。”范若若在一旁好笑的说道。
“这位小姐说的是,咱们书局确实没有十本,一共就只有六本。”伙计笑着接过话说道。
“哥哥,虽然历代文人都爱做诗做赋,但写得真正好的,流传下来的却是不多,那些做得不好的,根本不会刊印,也没脸拿出来售卖。就书局这六本,真正有水平的也许能有一本,其他的水平都不会高到哪儿去,因为我都看过。”范若若的解释让范闲恍然大悟。
“哥哥,如果你想看诗,我那儿有一本北齐文坛大家庄墨韩的诗集的,那个是珍品,借给你看看。”范若若得意的笑着道。
“好,那就借给哥看看,也让哥见识见识北齐的文坛大家。”
一旁的伙计听到庄墨韩诗集眼睛当即亮了,庄墨韩诗集作品可是最受人追捧的,如果能刊印出来,那肯定赚翻了。
不过眼前这两人一看就是大户子弟,可不像是卖书换钱的人,伙计有些遗憾。
伙计把范闲要的书都拿过来,面上放着的正是六本诗集。
范闲随意拿起被伙计推荐销量最好的一本翻了翻,虽然他不太会做诗,但也评得出这些诗意境确实欠缺了点,跟记忆中那些比起来,差多了。
翻了几页,范闲就没趣的放下,“哥,我觉得这诗还不如你十岁时做的那首呢。”一旁的范若若也拿起一本诗集指着上面的诗说道。
“胡说,哥哪会做诗啊,以前都是胡诌的。”范闲知道对方的是诗是十岁时原范闲写在信里寄来的。
“哥,你就别太谦虚了......”范若若的话还没说话,就被一阵喧闹声打断,许多人都朝门口挤去。
“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