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95章 丧心病狂晏文瑄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nbsp;  将士们都是别人家的儿子、别人的丈夫,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远征,真的有必要吗?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则修文德以来之。靠武力征服,总有被反噬的一天。

    不信你看蒙元。

    这些声音渐渐扩大,引起一片争议。

    关于谁去打仗的问题,晏珣有所准备。

    明中后期,军中很多是募兵。

    普通募兵“年饷银十八两”,离国远征一年四十二两,立功加饷、受伤阵亡的抚恤另算。

    比如《经略复国要编》记载,万历抗倭援朝战争“沈茂浙兵俱系招募义乌等处之人……俱照南兵事例,每名月支共三两六钱。”

    砍倒敌军将领,还有额外丰厚的赏赐。

    从相关记载来看,这个工资待遇在当时算令人满意的。

    很多去朝鲜打仗的南方士兵带着高薪和抚恤银退伍回家。

    后来被招募的新兵冲着高薪入伍,摩拳擦掌想去远征朝鲜。结果当时朝廷和倭国和谈,一下子导致高薪工作可能没了,因此还造成士兵不满。

    ……?

    总之一句话“明军不满饷,满饷则无敌”。

    钱给够,人人武德充沛!

    皇帝早就跟晏珣达成共识,不够钱就去抢,收到奏折先不忙着表态。

    既然百官那么喜欢争,不如去争另一件事。

    晏鹤年的第一把火烧起来,同样新入阁的高仪,不得跟着卷吗?

    压力给到高仪这一边。

    高仪:……我本来只是凑数的,入阁的任务就是给老高大哥摇旗呐喊。你们突然让我做事,我很为难。

    但现实不允许他摆烂。

    在礼部干了多年的高仪在某个秋风萧瑟的早晨,抛出一个重磅奏折——《陈宗藩诸事疏》。

    之前借着张居正削辽王的事,朝廷已经对宗室的问题作出一些调整。

    比如办皇家科学院,让郑王世子朱载堉来做院长,召了一批宗室子弟进京读书;重启宗室科举,对宗室们进行考核。

    但这几年,皇家科学院和宗室科举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宗亲们不是很配合,皇帝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归根究底,皇帝也有私心……

    他现在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朱翊钧将来要做皇帝,小儿子朱翊镠将来就是藩王。

    如果对藩王限制得太死,朱翊镠将来的日子不好过。

    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历代帝王都是这么想的,削兄弟侄子可以,削自己的儿孙就不好下手。

    高仪的奏折:

    第一,藩王就藩以及大婚等事情,皇帝要给赏赐必须自掏腰包,不能从国库出!

    第二,宗室男丁满十八岁必须参加宗室科举,合格者才能得到俸禄。否则令其自食其力,可经商、务农,不可当地方主官。

    第三,鼓励宗室大藩王参与皇家船运、下南洋和西洋,若主动提出就藩海外者,可视情况加爵。

    “比如说,将来二皇子若是就藩南洋,可封世袭海王。”高仪还举例说明。

    卷起来啊!

    不是晏家才会烧火,高家也会。

    朝中文武:“高仪搞什么?他跟晏鹤年比就比,拿宗室开刀,还用二皇子打比方?谁给他的勇气?”

    就连后宫之中的李贵妃听说此事,都气得发抖!

    你一句话就要把我儿发配南洋?

    海王?你才海王,你全家都是海王!

    晏珣也很惊讶:“这个小高阁老,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晏鹤年微妙地笑道:“你觉不觉得,他这个奏折听起来很耳熟?”

    就是几年前,张居正搞辽王的时候,跟晏珣商量出来的一些措施。

    只不过因为皇帝态度暧昧不明,一直没有付诸实践,现在被高仪条理分明地摆出来、旧事重提。

    是谁在背后授意呢?

    晏珣恍然大悟:“是皇上!看样子,皇上终于下了大决心啊!”

    没错!就是逃过一劫后更有魄力,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钓鱼佬皇帝。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