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要不把那边那个也弄死算了?”顾大嫂若有所思,指着赵构的寝宫问道,既然已经杀了一个皇帝,那干脆把另一个也杀了算了。
“万万不可,还要留着这个把皇位禅让给太师呢!”柴进赶紧阻止,赵构留着还是有用的,当然也就只剩下这点用处了,等禅让完毕之后至于要不要弄死他就看太师的意思了,如果太师想模仿前朝,册封二王三恪,那就把他留下,等过几年风声过去了,没人还能记起他的时候再行处置,就好像他家祖上柴宗训一样;要是不想立,弄死也就算了。
所谓二王三恪,又称二宾三恪、二代三恪、三恪二王后,或单称三恪、二王;属宾礼之一,历代王朝皆封前代王室后裔爵位,称为二王后、三恪,给予王侯名号,赠予封邑,祭祀宗庙,以示尊敬,显示本朝所承继统绪,标明正统地位,其中“恪”,即表尊敬之意。
远溯自虞舜以尧子丹朱为虞宾;夏禹封丹朱于唐,封舜子商均于虞。皆不用臣礼,而用宾礼;而周武王于牧野之战后,分封黄帝后裔于蓟、尧之后于祝、舜之后于陈国,用以表示“兴灭国,继绝世”之意;即以虞舜后裔封陈国,夏朝后裔封杞国,商代后裔宋国为三恪。
汉武帝封周朝后裔姬嘉为周子南君,位比列侯,封邑三千户;元帝封姬嘉之孙姬延年为周承休侯,位次于诸侯王;成帝初元五年时进位为周承休公,平帝元始四年改封为郑公。
魏文帝封汉献帝为山阳公;咸熙元年封蜀汉后主刘禅为安乐公;晋武帝封魏元帝为“陈留王”;唐武德元年,封恭帝杨侑为酅国公,以北周后裔介国公;直至大宋封封柴宗训为郑王,都是遵照这一规则行事。
顾大嫂对这些似懂非懂,只弄清楚了眼下还不能弄死赵构,柴进则出去赶紧找闻焕章等人商议去了,太师马上就要回东京了,接下来还得准备禅让大典、登基大典这些事情,要忙得地方还多着呢。
到了闻焕章府上,梁山之上还留在京城的基本上都到齐了,大家都在讨论着同一件事,各自帮忙出着主意,好不热闹。
可说到正高兴时,不知道是谁来了一句,“若是我等忙活半天,最后太师却不愿意登基称帝,那可如何是好?”
此言一出,众人尽皆安静下来,这种情况固然不太可能,但是万一呢?要真是这样,那可不仅仅是白忙活一阵儿的事情了。
“此事却非太师一个人的事情,如今我等的身家性命全都系在太师身上,不管如何,必须让太师坐上皇位!”闻焕章坚定地说道,是啊,除了太师,谁还会重用他们这些人呢,如果太师不肯登基,将来他们这些人可就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军师说的是,我等定要保员外哥哥坐上皇位!”于是众人又开始就这个议题展开了讨论,拿出了种种方法策略。
沈隆统帅北伐大军顺利返回京城附近,这一日,大军驻扎在距离东京城仅有二十里地的陈桥驿歇息,他们要在这里修整一天,然后再返回京城,举办盛大的告捷仪式,就连赵构也得出城十里来迎接他们。
将士们走了一天,大多回营歇息了,但是在营帐里,却有一些人在议论,说大宋官家历来重文轻武,那东华门外唱名的才是好男儿,我们为国效力破敌,有谁知晓;不若先拥立太师为皇帝,然后再回京告捷。
那些杨家、折家、种家、狄家等将门子弟还有他们的亲信部属皆点头称是,此前百余年,大宋的武将在文人身上吃得亏简直太多了;一直到卢太师掌权,他们才能重新抬起头来,这人一旦抬起了头,可就不愿意再低下去了。
北伐将士们的情绪很快就被煽动起来,这时候主导散播谣言的梁山众好汉见时机成熟,立刻煽动将士,带着黄袍来到沈隆大营之外,皆大声呼喊,“点检做天子!点检做天子!”
也不知道这是谁出的主意,沈隆身上挂了那么多的官职,太师、天下兵马大元帅、平章军国事、殿前都点检这么多,他们非要选排在最后那个殿前都点检,怕不是专门来恶心赵家人的?因为当年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的时候,赵匡义、赵普他们喊得也是“点检做天子!”
如今时隔一百六十余年,同样的声音又在陈桥驿响起,正应了一句话,天道好轮回啊,一百六十余年前,赵匡胤就是在“点检做天子”的呼喊声在登上了皇位,而如今赵家又在同样的呼声中要失去自己的皇位了。
“尔等这是做什么?”沈隆没学赵匡胤说什么“你们自贪富贵,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为若主矣”之类的话,虽说他之前曾经挟天子以令天下,但在此前后累立战功,再加上他让陶宗旺种植的高产作物,从王安石那搬运过来的儒家经典。
无论是军事、民生还是在儒林中的声望都达到了他人难以企及的地步,可不像赵匡胤登基时候那么没底气。
“赵佶、赵恒、赵构等人无道,任用奸佞、百姓苦不堪言,又自坏长城,导致我中原险些沦于异族之手;幸得太师力挽天倾,才保住了我中原百姓的身家性命;大宋无道,太师救民于水火之中……”乐和在人群中大声念着闻焕章早就给他准备好的词句。
让乐和来干这份工作和他的身份无关,纯粹是他嗓子好,喊出来能让更多人听到,抬眼望去,在场的将士们听到这些话都纷纷点头,显然是非常的赞成。
“……故而,太师取代赵家称帝,上应天道,下应民心,还请太师万万不可推辞,即刻登基称帝!”说罢乐和和梁山众好汉齐齐拜倒。
“请太师登基称帝!”接着周围数万将士也齐齐跪倒在地,大声喊着同样的话,声音直冲云霄,数里外似乎都能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