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某警局。
大厅里都是来接孩子的父母。孩子与父母相见,都抱头痛哭。
方智宸的父母赶到警察局,却并没有看到自己的儿子。方智宸的妈妈如意急得大哭起来。方博士也十分后悔,左右无措。特别是收到张浩天转发导师的邮件,方博士也开始换位思考了。他默默地坐在妻子身旁,在大厅里等消息。
妻子如意突然爆发了,不顾形象,发了疯地打他,边打边哭喊着:“你还我儿子,还我儿子。”一名女警察过来,把如意拉开,轻声劝说,如意哭得简直要晕过去。
过了一会儿,一名男警察出来了问:“谁是方智宸的父母?”
方博士腾地一下站起来,“我!”如意也抬起双泪眼望向那名警察。
“方智宸找到了,他现在在电视台。具体情况等我们去了电视台才知道。但是请你们放心,方智宸现在很安全!”
方博士一颗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坐到警车上后,一行清泪不禁顺着他的脸颊流了下来。
媒体的介入很快使张浩天逃离戒网所事件发酵,一时间,把戒网中心,戒网专家都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全国各地都开始对戒网中心进行清查整改。而就网瘾,网瘾治疗等问题,各路专家纷纷现身说法。
而已经从事件里走出来的张浩天看到这些节目和评论。总感觉那好似将要愈合的伤口又被人用小刀一点点割开,刀尖刺进去,转一个圈,鲜血滋滋地冒出来。看着电视屏幕里的主持人冰冷地诉说这一事件,痛心疾首的指责在他看来也不痛不痒。他知道没有亲自经历过的人根本无法想象那些年轻人在经历着什么。
短短的几天里,他就在戒网所里见过许多的阳光少年变成阴郁寡欢的行尸走肉,他们大多训练有素,改过自新,也许从戒网所毕业以后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可现实呢,他们宛如一个个连着线的木偶。一旦线断了,强行给他们灌输的规则就会忘得一干二净,他们会变本加厉地释放被压抑恶的基因。
其实,世界上最可怕的永远不是露骨的惩戒,而是那些作用于人内心的无声无息的规则。在戒网所里,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早日获得自由,学员们互相监督,告密,看见别的学员受罚,麻木不仁,甚至成为帮凶,种种现象,层出不穷。有人说这是一种斯德哥尔摩症候群。它早就令张浩天不寒而栗。
此时此刻,在舒适的家里,听着父亲的赞许、看着母亲的微笑。张浩天忽然有种想哭的感觉。有时候,过度的回忆也是一种伤害。他突然非常非常想见见已经回了家,与父母团聚的方智宸。
电视里,主持人依旧在痛斥着:“吸烟成瘾的无须电击,嗜酒如命的不必治疗,为何对网络依赖程度深一点的孩子,就要遭遇摧残与折磨的命运?治瘾如同治水,宜疏不宜堵。何况,网瘾还未必算是一种病。说到底,电击治网瘾令人上瘾,不过是懒惰思维下的路径依赖,不过是权钱合谋下的放任与陷害。今天,该对电击治网瘾等疗法说不了,而这,不仅仅是为了救救那些可怜的孩子……”
张浩天再也忍不住了,上前啪地关上了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