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莫秋风、郑双娟以及辅导老师杨婵恩乘坐面包车前往市里参加全市举办的小学知识竞赛。
在这之前,两人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加强辅导。事实上,这加强辅导仅仅是对郑双娟而言的,当莫秋风轻易完成所有知识竞赛曾出过的问题后,几名老师再也没有兴趣辅导莫秋风,而是将辅导重点放在郑双娟身上。
对于这些老师来说,莫秋风就是一个小怪物,根本不需要他们的辅导。
和莫秋风相比,几名老师总算在郑双娟身上找到教师应有的存在感。在学习态度上,郑双娟要显得谦虚以及上进的多,即便是在课间时间,也掏出老师给的相关辅导书学习。
就像现在,哪怕已经在赶往市里的路上,郑双娟也抱着一本小学奥赛琢磨着,小嘴不停地嘟哝着,似是在口算。
对此,莫秋风瞥了一眼后扬眉,“双娟同学,我不得不告诉你,坐车的时候看书对视力很有影响的。经常这样子,很容易近视,带着厚厚的眼镜哦。”
“我又不像你那么聪明,只能勤快一点了。”
郑双娟没好气地嘟哝了一声,倒是合上书本没有继续琢磨。
安静了一会儿,郑双娟想起刚才看到的一个题目,饶有兴趣地看着莫秋风,“秋风,我给你出个问题哦。”
“你说。”
莫秋风耸了耸肩,不以为意。
对于一个具有大学学历的人来说,小学奥赛只要细心一点基本是没问题的。
“有一只蜗牛掉进了一个深20米的井里,蜗牛想要出去,早上能往上爬3米,晚上又滑落2米,问蜗牛需要几天的时间才能爬出井。”
听到这个问题,莫秋风脸色古怪了一下,倒不是被这道题难住。而是因为...这个题目,恰恰会在这次的知识竞赛中出现。
是的,前世他也代表了学校参加这个竞赛,同样是以五年级学生参加了这个竞赛。而在竞赛之前,他同样在奥赛书中找到了这个题目。在这个时候听到郑双娟问这个问题,他就想起来那一段往事。
只是,前世他第一次做这道题目却是纠结了半天,最后还是做错。之后看了书后的答案才知道自己错的离谱,错在不变通。他总是想着先以20除以3再继续之后的步骤,但就一直卡在这一步,因为小学只有整除和余数。
“答案是18。”
杨婵恩正在下意思的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听到莫秋风这么快回答的时候愣了一下,旋即琢磨了一下才明白这个问题的真髓,嘴角不由得抽了抽。
好吧,她不会承认刚才她算歪了。
“咦?”
对于莫秋风能这么快算出答案并正确,郑双娟显得很吃惊,小嘴不由得微微张着。之后,又不服输地问道:“为什么?”
莫秋风看了一眼郑双娟双腿上平放的那一本奥赛书,确实是记忆中的那本。听及郑双娟的问题,耸了耸肩后说道:“一天爬1米,第18天就爬上去了啊。”
“呀,你肯定是看过这道题目。”
郑双娟嘟了嘟小嘴,指责莫秋风肯定是在‘耍诈’,莫秋风又是一个耸肩,倒是没有反驳。只是顿了顿之后,莫秋风对着郑双娟有意地提点道:“这道题目,很有可能会考出来哦。”
“哼,你怎么知道会考?”
对莫秋风的‘预言’,郑双娟明显有些不信,还在为莫秋风耍诈而赌气。
“因为我聪明啊。”
对于莫秋风如此自恋的话语,郑双娟愣了一下,啐道:“真不要脸。”
“呵呵。”莫秋风笑笑没有再多说。相信这道题目已经在郑双娟脑海中留下印象,等会遇到这道题目的时候可以省却不少时间,更容易取得好名次。
另一边,杨婵恩看着两个孩子玩闹的画面不由得会心一笑。
几年前她从市里被下放到村里教书,原本她是不乐意的,毕竟村里的条件永远比不上市里。但毕竟没什么人脉,只能服从市里的安排,最多只是做出好成绩后重新得到上面的关注以期调回市里而已。
而让她感到高兴的是,转到村里后,她遇到了璞玉--莫秋风。她相信,这个男孩在小学期间一定能为学校增光,为她增光,也将成为她重回市里最大的依仗。
不过,老实说几年下来她已经习惯了村里的生活,回不回去倒也无所谓了。
小学知识竞赛是在市一中附属小学举行的,做为东道主,市一中小学早早便在校门口挂好了各种欢迎标语。而现在,校门口不时的有车辆进出,据说,在举行知识竞赛的过程中,市领导也会过来巡查。
莫秋风一行人来的不算早也不算晚,距离10点的知识竞赛还有一个多小时。
吩咐莫秋风和郑双娟在等待处不要乱跑后,杨婵恩先行去教务处签到。在下村之前杨婵恩本就是市一中小学的教室,所以此刻也轻车熟路的来到签到点。
不过,在签到点她却是遇到一个熟人--陈国浩。
在市一中小学任教的时候,杨婵恩与陈国浩并不算熟,彼此只是一个办公室内的同事而已。后来,她因为关系不够硬的缘故被下派到农村,而陈国浩据说反而升职了。
已经见惯人情冷暖的杨婵恩无意猜测陈国浩身后的背景,此时见到陈国浩也只是点头示意。倒是陈国浩见到杨婵恩后热情地打招呼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