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好歹也是一个念头。就算说服不了李将军,将军委屈一下,和李将军虚与委蛇,也能争取多一些的时间修缮城墙不是?”
麃公久久不语,心里承认和李毅见面是有好处的,唯一抹不开的就是面子。但面子和大军的生死存亡又算得了什么?!这次自己输得不明不白,谁也不知道,消息是怎么走漏出去的!麃公自以为自己付出了全力,但问题是,自己的全力并没有给秦国带来胜利!这个时候的秦国,已经经不起失败,也要不得失败的将军。自己就算侥幸回到关中,哪怕不被秦王砍头,也会被发配边疆戍守吧!毕竟,要有一个人对秦国的这次失败负责,而这个人,不可能是秦王,最合适的也只能是自己!除非,客卿蔡泽愿意站出来承担这个罪过!
“罢了!罢了!本将军就出去和他一见吧!”麃公身心疲惫地说道。
“将军!不可啊!万一这是韩军设下的埋伏,到时俘虏了将军,我们三万大军可就群龙无首了!”一听此言,顿时有一名秦军校尉反对道。
“是啊!一定是李毅那个小子使诈,想要瓦解我们大军!将军不可轻信!”三三两两的人纷纷说道。
麃公眼睛微微一眯,凛然道:“本将军料想,李毅还不会卑鄙到如此地步,否则,胜之不武。真要是韩军的埋伏,本将军未能幸免,李副将,你来接替我接管大军!不服从你号令者,校尉以下,皆可杀之!诸位放心,本将军是不会成为韩军的俘虏的!”
“将军!”众人神色复杂地说道。
“本将军心意已决!众将莫非以为,本将军手中的长剑,不利乎?”
“喏!”众将只得应道。
麃公微微点头,对使者问道:“李毅小儿约定的见面地点在哪?”
“出西门十里,一处凉亭。李将军说,会等将军一个时辰。”
“来人啊!给本将军更衣,备马!”已经决定单刀赴会的麃公素来重视仪容,这个时候,更不愿意落在下风!哪怕实力上不如韩军,哪怕己方已经落入九死一生的险境,但在气势上,麃公不愿意输给任何一个人!
哒哒的马蹄声响彻了不过两刻钟,一袭黑衣黑甲的麃公一人一骑来到了约定了地点。凉亭中,一袭白衣长衫的李毅并未着甲,一把长剑随意的系在腰间,面前不过是一坛酒。两盏杯,遥望亭外的几株桃花,独饮独酌。
马蹄声似乎惊醒了李毅,李毅转过身子,刚好见到一脸肃然的麃公干净利落的下马。脸上泛起宛如四月盛开桃花的笑容。李毅遥遥作了一揖,道:“兄长若是来得再迟些,这坛美酒可就让小弟喝光了!”
麃公冷哼一声,面露不屑,却是毫不客气入座,径自给自己满倒了一杯酒。一饮而尽,擦了擦嘴巴,道:“这酒太甜了,不好,不好!”
李毅苦涩一笑。道:“烈酒伤身!值此良辰美景,鸟语花香,喝烈酒的话与景不和。这坛美酒乃是用去年的桃花酿造的,此时来喝,刚好应景!小弟一直没舍得喝,特地留给兄长!没想到,兄长却是不喜!哎!”
麃公呵呵一笑,意有所指道:“去年此时。你不是还在蜀郡?莫非,这坛美酒,乃是用蜀郡的桃花酿造的?如此。我倒是要多饮上几杯。”
李毅自然听出麃公这是在讽刺自己卖主求荣,也不辩驳,只是轻声说道:“去年桃花今犹在,春风不识去年人!这桃花是蜀郡的还是三川的,又有什么区别呢?”
麃公摇了摇头,意有所指道:“区别自然大了!我又不是朝秦暮楚之人。即使身化桃花,也要长在秦国!”
“秦国!”李毅摇了摇头。反问道:“这桃花长在哪里才算是秦国的桃花?”
麃公一愣,想当然地回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自然是秦王的治下,就为秦土!长在秦土,就算是秦国的桃花!”
李毅哈哈一笑,说道:“若以兄长的言论,秦王的诏令可以传达到的地方,就为秦土。如今秦王的诏令不能东出函谷关,兄长可就是在韩国的土地上。不知道兄长如果是株桃花,该算是秦国的还是韩国的呢?”
麃公微怒,愤然道:“心向大秦,无论身在何处,皆是大秦子民!即使化身桃花,长在韩境,也是秦国的桃花!”
李毅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长叹道:“兄长这就是狡辩了!桃花又哪里来的感情?兄长又何必连桃花都赋予国界?当今战国之世,尔虞我诈,战事不断!今日秦国取韩国三川,明日韩国取秦国南阳,这三川、南阳的桃花岂不是忽而为秦国的桃花,忽而为韩国的桃花,岂不麻烦?!桃花没有那么复杂,它们只是桃花而已!年复一年开花结果,如此而已!”
“花是花,人是人,花不可以选择生长的地方,但人不可以不忠于自己的国家!”麃公反驳道。
“国家?”李毅笑意更浓,说道:“国家,国家,到底哪个才算是自己的国家?以河东而论,初属魏,后属秦,七年前又归于魏,这河东的百姓到底是秦国人还是魏国人?再说这三晋百姓,他们从根源上说的晋国人,但兄长现在问问他们,有几个还对晋国念念不忘的?!就拿秦国来说,秦国原本的地盘本来就是陇右的百里之地,如今的咸阳百姓是数百年前,又有几个人会认为自己是秦国人?!”
麃公默然不语,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辩驳。李毅继续说道:“商鞅是卫国人,却为秦孝公所用,大秦乃有百年之强。然而,这世上却没有人指责说商鞅不效劳卫国,说商鞅不忠,为何?申不害是郑国人,韩国灭亡郑国后,申不害不思光复郑国,却辅佐韩昭侯变法图强,令天下诸侯不敢小觑韩国。然而,这世上却没有人指责说申不害不忠不义,反倒是称赞他的人不少,这是为何?”
麃公这个时候反应了过来,说道:“话不能这么说,卫国不知商鞅之才,故为我大秦所用。郑国不知申不害之贤,才便宜了韩国。对臣子来说,哪位君王哪个国家对他有知遇之恩,这个臣子才该向这个国家效忠,譬如商鞅之于秦国,申不害之于韩国。”
李毅竟然点头,附和道:“兄长高见!但以小弟之见,商鞅在秦国得以施展才能,申不害在韩国崭露头角,非但因为秦孝公、韩昭侯知人善用,未尝没有商鞅、申不害审时度势的因素。当其时也,卫国不过百里之地,即使变法,又能强到什么地步?卫国四战之地,怕刚一变法,内部动荡之下,其他国家就会吞并卫国!相反,当时的秦国接连战败,秦孝公有奋发图强之意,且秦国据有关中,远离中原,不为当时的中原各国所重视,故可以成事。韩国灭郑时,申不害已然为官,以申不害之才,足可以说服郑康公变法图强,虽然不能阻止韩国灭郑,但也足以保全郑国社稷十数年。然而申不害没有这么做,奈何?就是因为申不害看出了郑国覆灭乃是天下大势,挽回也是无益!所以,要想成事,必须顺应大势!否则,一生碌碌无为!”(未完待续)
ps:求订阅啊!如果人人都不订阅,书籍又如何延续